后面的故事就很狗血了,雖然嬤嬤沒說得很清楚,但江逸也能猜到,不就是各種陰差陽錯,這位表小姐便成了父親的第一個妾室,然后很快生下了庶長女。
那一年正是先帝病重,景元帝和當時的瑞王爭奪皇位歸屬最厲害的一年,長公主雖心灰意冷,卻不想因為自己的家事讓母后和皇兄操心,便打定主意今后一心撫養好兒子,不再管丈夫這些事。
為了兒子著想,在景元帝登基后知道了此事要發作江靖時也被長公主攔了下來。
然后又這樣過了好幾年,直到江逸出生的前一年,因為慶國公去世,老國公夫人見了這幾年兒子也不好受,便不再插手兒子的房里事。
但這位表小姐只生了一個女兒,見公主與駙馬就要和好,擔心自己沒有兒子傍身,就生出了別的心思。想出了讓自己的貼身丫鬟去給慶國公送湯,趁機籠絡慶國公這一招。
這個丫鬟便是江誠的生母朱姨娘。
長公主與慶國公和好后沒多久又因為此事再次鬧翻,長公主更是眼不見為凈,搬去了城外的莊子上散心。
這也就是為什么江逸知道自己在莊子上出生的事,這事在整個國公府都不算秘密。
江逸在知道這段往事后對江誠感覺有點復雜。
既覺得江誠自己沒有選擇出生的權力,是無辜的,又替母親感到委屈。
在他出生后父母就和好了,至少表面上和好了,除了偶爾長公主會因往事冷嘲熱諷幾句,總體來說兩人還是相敬如賓。
至于母親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就不得而知了。
今日來找江誠實在是迫不得已,完全是因為跟大哥的那個約定。
他跟江誠生疏地簡直像個外人,除了知道江誠在修道堂以外,連他住在哪個院子都不清楚,所以才來這邊打聽。
修道堂的學子大多年齡比江逸要大不少,因此在院子旁邊轉悠的江逸就特別顯眼。
不等他開口就有那熱心的師兄主動來打招呼。
迎面走來幾個人,其中一個穿著同款青色襕衫,面目和善的師兄見他一直往院子里張望,微笑著問他“你是哪個堂的我沒見過你,應該不是咱們修道堂的吧”
另一位跟他一起的同窗不等江逸說話就心直口快地說道“這還用問,一看就知是今年新入學的師弟。”
然后就問他“這位師弟在這有何事,可需要幫忙”
江逸感慨,好學生就是不一樣,要是在他們廣業堂那,哪里會這么有禮貌,大概能有人扯著嗓子在院子里吼一句有人找就算是不錯了。
“兩位師兄好,我是廣業堂的學子,來這找修道堂的江誠,不知師兄們是否認識”來而不往非禮也,江逸也很有禮貌地問好。
江逸剛說完江誠的名字,這幾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臉色大變。
那人斜眼打量了一下江逸,抬著下巴態度傲慢地問“原來是找江誠的,你是他什么人”
得,看來是他高估了修道堂學子的整體素質,這邊一樣有些討嫌的人。
這人的樣子讓江逸很不爽,自然也沒有理他的問話。
而是看著方才跟他和善說話的那兩人,再次問道“師兄們可認識江誠,他回去了嗎你們知道他住在哪個院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