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作為純種的華人,哪怕是身在城里,對土地的渴望也一樣濃厚的很。一說買地,焦大的精神頭都起來了。
“這個倒是行,不對,還能用個別的法子,我記得咱們老家那兒還有不少的荒地,長得全是些不值錢的磕巴樹,那樣的地方拾掇拾掇,不用一二年就能養出來,這地更便宜。我記得衙門好像常年有開荒的政策,能免幾年稅負還是怎么的。我明兒找人去問問,若是成,那咱們怕是一下就能多買些,許是多留幾個錢還能再你弟家邊上重新買塊宅基地,起個大院子呢。”
說到去鄉下買地買宅子,焦大不由的看了看自家的這院子,宅子,嘆了口氣說到
“我如今是賈家的人,這宅子自是能住著,可要是哪日我走了呢到時候這宅子怕是要還給賈家,那時候你們怎么辦還是要有自己的窩啊。”
想到自己還有這么一個大事兒沒給后輩想到,辦到,焦大心里一時到了又有了幾分事業心,垂著頭琢磨起了怎么在賈代化面前多得幾次臉的事兒。
為什么琢磨這個因為只要得臉,那就能多點機會派差事,多點得賞的機會呀。
不過同樣的也因為說到鄉下,他不免又多想了自家侄子,想到了那家里有十來畝地,卻依然過得清苦的摸樣,砸吧著嘴說到。
“雖說買地的事兒得上心,不過城里也要多琢磨,若是能有個鋪面,哪怕咱們家都不是那做生意的料,純租出去呢,也是個正經來錢的法子。”
這一點焦大柱也是認同的,所以點了點頭說到
“鄉下的日子
確實太苦了,二郎那日子過的,我看著都替他為難。一個人帶著孩子,干活都吊著心,實在不是掙錢的好法子,要不這次的錢先不緊著買地再攢攢買鋪子”
那倒是不必,畢竟城里想買鋪子,那也是要機緣的,像是他們這樣不怎么和外頭多交際的,想趕上都得看老天爺給不給臉。所以還是先買地更穩當些。
不過想買鋪子,沒門路,又想多攢錢,這事兒其實可以從別的地方出手想想法子,比如這會兒焦大就難得腦子清靈的想到了韓秋生。
“韓家那個秋生你知道不”
“知道啊,那是個本事的,路子比周圍那些小商小販可野多了,人也算實在。就前些日子大寶娘買來的那什么不掉色的布,就是從他那兒得的,瞧著都能和織造府出來的松江布媲美,可價錢呢比那直接少了三成。這家伙,周圍的老娘們都差點沒搶起來。”
“那孩子近些年怕是掙了不少,這次我出去,趕巧了,正碰上他再三里鎮那邊買宅子。呵呵,都能再外頭置辦產業了,你說,他掙了多少最要緊的是,這孩子還知道藏富,置辦家業居然不買在京城,而是外頭,眼明心亮啊。”
啥那個比自己差了有十歲的小子,居然又多了個宅子這可真夠刺激人的。
“就那么一個鞋鋪,他居然還干出那么大動靜了”
“不管買賣大小,只要做的好,哪有不掙錢的道理。不說別的,就他家那膠底鞋,獨家的買賣,到現在都沒幾個弄明白那到底是從哪兒弄出的膠,光靠這一點,就夠他掙的了。”
行吧,確實比我厲害,可親爹啊,你一個勁的說那孩子到底是個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