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時李玄霸重病,母后和長姊借此勸說,也有許多老臣水土不服生病,若走陸路遇到意外病故,這首次巡幸就不吉利了。這才讓父皇回心轉意,朝中非議平息。
“這兩個孩子,莫非是上天送給我大隋的祥瑞吉兆”楊昭琢磨。
楊昭越想越覺得是這么回事。看來他要在唐國公府上花更多心思了。
楊昭想到就立刻著手做。
正好,他聽說李建成納了鄭家新婦,卻苦于身上官職品階不夠,不能置媵。
于是楊昭探望了李世民和李玄霸后,與李淵、李建成知會了一聲,奏請皇帝,將李建成身上的散官品階提了提,提到剛好正五品。
大隋的官職分散官和職官。散官就是干拿錢不干事的榮譽職介,上朝時也按照散官的品階排序。職官就是有實權的官職。
北周官制改革后,將鮮卑勛貴和關中世家糅雜在一起,形成了強大的關隴貴族集團門閥,以與當時支持北齊的河東門閥與支持南朝的江南門閥抗衡。
為了拉攏關隴貴族門閥,關隴貴族皆可以通過蔭蔽直接授予散官。職官才需要才能考核。這樣就能保證關隴貴族門閥子子孫孫皆可為官。
隋朝建立之后,河東門閥“山東郡姓”和江南門閥“江南僑姓”也被納入這一套蔭官體系中。
所以李建成身為唐國公府的嫡長子,即使還年少,不能直接授予職官,但有太子親自舉薦,散官品階還是可以提一提的。
楊廣回到大興后,欣然批了李建成的升遷,并專門在圣旨中說,這是為了犒賞李世民和李玄霸,但因為兩個孩子都小,李淵又剛升遷,所以就賞賜李建成了。
圣旨一出,李世民和李玄霸神童之名再次響徹京城,并隨著京中官吏羨慕的家書,朝著天下擴散。
李世民和李玄霸在聰慧之外,還多了友悌的名聲。
當李淵到處找人喝酒,說自己升官也是托了李世民和李玄霸這一對孩子的功勞時,這友悌的名聲升格成“孝悌”。
后世史書記載了這一幕。時人父對子,兄對弟,都言須學李家二郎三郎孝悌。
什么讓梨臥病喂蚊子都弱爆了,看看李二郎和李三郎,他們立功,父兄升官,這才叫真正的孝悌啊。
“這不是太功利了嗎”長孫無忌來探望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時候苦笑,“連我兄長都改變了態度,讓我好好讀書習武,將來給他賺個高官當當。頗不要臉自己去啊”
李世民“阿嚏”
李玄霸“阿嚏”
兩個孩子蜷縮在被窩里,蔫噠噠地瞥著長孫無忌。
他們生病了,為何還要聽別人抱怨
李玄霸這長孫四郎真煩人
李世民不得不承認,此刻弟弟是對的。
長孫無忌抱怨了許久,手撐著下巴,小聲道“你們難道不生氣嗎不感到不公平嗎”
李世民和李玄霸繼續打噴嚏,不想說話。
長孫無忌嘆了口氣,自言自語“好吧,你們就算感到不公平也不能說。嫡長嫡長,越不過去的高山。”
李世民“阿嚏”
李玄霸“阿嚏”
李玄霸這和嫡長有什么關系只是因為我和哥你年紀小,現在不可能做官,所以惠及家人而已。
李世民嘆氣,然后繼續打噴嚏。
他這個朋友什么都好,就是太愛自怨自艾了點。
長孫無忌終于吐完黑泥,神清氣爽地離開了。
李世民啞著嗓子道“阿玄,等我們身體痊愈之前,閉門謝客吧。”
李玄霸早該這樣了。父親太愛炫耀了,非讓我們接受別人探視。
李世民“我醞釀一下,對祖母哭一場,說探病的人吵得不行,更難受了。你努力努力,和我一起哭。祖母管得住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