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瞥了洋洋得意的弟弟一眼,繼續壓著怒火讀信。
李世民皮了一下,就趕緊說正事。
李玄霸離開之后,房喬、杜如晦和長孫無忌都來到張掖,李世民本以為自己能放開手腳擴展勢力。
但沒想到,他無論怎么張貼告示,許諾待遇,都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才。
李世民親自上門拜訪當地有名聲的士子。他們都很客氣地婉拒,說自己沒有出仕的意圖。
李玄霸嘆氣。
雖然二哥麾下提前有了房喬、杜如晦和長孫無忌這三個頂尖的下屬,但頂尖的下屬下面還需要大量中層下屬填充。
特別是文書工作,所需要的人才不一定要多優秀,但需要的人手實在是太多。
后世列舉秦王李世民府上的官吏時,有名有姓有列傳的都能列出幾十個,更別說那些不夠資格進入名單的中層文吏。
河右之地本來士人就少。稍稍有點本事的士人都希望自己磨礪好本事后,去中原撞撞運氣。
哪怕是去皇帝不常去的西都大興,投奔高門士族勛貴也是不錯的。
若不是李世民有唐國公府次子的身份,他們連門都不會讓李世民進,大概會直接借口“訪友”閉門謝客。
一個“行軍大將”在他們眼中沒什么吸引力,戰后就撤了。
誰都知道李世民上面還有個唐國公和唐國公世子,跟隨李世民的下限很低。除非李世民現在有了爵位,他們才可能派旁支的子弟來投奔,否則就是自辱門風。
隋朝繼承魏晉遺風,對門第看得較重,“門吏”“故吏”的講究雖然比前朝淡了不少,但也不能忽視。
河右之地許多世族身上也有門蔭官職,族中也有人在朝中為高官。李世民這個唐國公府次子的“門第”還是太低了。
李世民努力了一會兒后發現無用后,就不再白費功夫。
他想轉移“賽道”,招攬寒門庶士。
但這個時代的寒門士子實在是太少了,能用的寒門士子就更少。許多寒門士子家中能存有一兩本有注疏的經書,都能有個“家學淵源”的噱頭。
李世民無奈極了。
“怪不得阿玄你要搞印刷術。雖然現在在張掖搞印刷術來不及培養人才,但可以用高老師、宇文老師和薛老師注疏的經書釣世族旁系子弟上鉤。印刷術耗錢,天柱王邀我作客,我去他那里弄點錢回來。”
李玄霸愣了一會兒,才恍然自己張羅著斂財給二哥打造騎兵,又要盤活張掖
的邊市,倒是把傳播印刷書籍這條“支線”忘記了。
雖然他在大興和洛陽推廣印刷術幾年了,但沒有朝廷大力推廣,只有兩都附近和中原繁榮郡城有印刷儒經的店鋪。張掖這種偏遠之地連紙張都是稀罕物。
凡事有輕重緩急,他和二哥就兩人在張掖忙碌,沒有精力面面俱到,只能抓大放小。
現在多了三個幫手,他和二哥才能有空思考其他事。
河右之地士族看不起唐國公府次子這什么笑話,他們難道以為自己還能攀上更高的門第”李玄霸雖然早知道士族傲慢,但以為本就沒有什么機會的當地豪強旁支子弟應該會愿意投靠二哥。
李智云咬著筆桿道“或許旁支子弟是愿意來的,只是沒有人起頭,他們害怕被其他人嘲笑,就不敢來了。越是家境不好,士人就會更好臉面。”
羅士信不敢置信地看向李智云。
李智云皺眉“你這表情是什么意思”
李玄霸失笑“他的表情是沒想到李五郎你居然這么聰明的意思,是夸你。”
李智云嘀咕“別把我當小孩哄。”
李玄霸夸贊道“你能瞬間切中要害,我怎么還會把你當小孩。我要舉辦一場文會為你揚名,你可能承擔起重任”
李智云道“沒問題不過三兄,為何不以你的名義召開文會”
長孫無忌抱著文書進來“因為他們不配。別忘記你三兄是秀才。”
李智云這才想起三兄還有這么厲害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