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結束了半年的摸魚時光,重新回到了朝堂。
朝臣看到李玄霸時,都露出了十分開心的笑容歡迎李玄霸回歸。
特別是魏徵。
因為寒門出身,魏徵平時較為注重儀態。這次他笑得牙都露出來了,就差笑出聲。
李玄霸掃了一眼眾人一眼,就知道是誰在二哥那里拱的火,暗暗記下。
雖然李玄霸這次當了首相,但比起之前當監國晉王時工作輕松了不少。
皇帝李世民只是去避暑,不是離家出走劃掉出征,不過換了個地方處理朝政而已。許多朝中重臣也一同隨駕去了仁壽宮,比如房喬和杜如晦。
李玄霸雖然現在是首相,但不需要自己拿主意,只需要匯總文書,提出意見,讓人快馬加鞭送給李世民批復,工作量和精神壓力就小了大半。
再加上李世民不在,他不需要上早朝,休息時間也能保證,只是不能在家里無所事事躺著釣魚一整日而已。
李世民雖然把弟弟從床榻躺椅上挖起來干活,也很注意弟弟的健康,不會壓榨李玄霸。
但李玄霸認為,讓一個閑了半年的人工作,就是極大的壓榨。
誰想工作啊
李玄霸本想拒絕,正準備啟程去伊吾城的高颎前來尋了李玄霸,和李玄霸談了半宿。
李玄霸提著燈籠送老師離開,在晉王府門口站了許久,最終長嘆一聲,接過了首相的職位。
伊吾城,后世的新疆哈密市,在隋末曾一度被西突厥占據。李玄霸在那里和西突厥可汗達成了初步盟約。
大唐初立,李世民趕在登基之前滅掉了東突厥。
曾與李玄霸建立盟約的西突厥射匱可汗病逝,西突厥因可汗之位更替內部略有些混亂。射匱可汗之弟繼位成為統葉護可汗后,派與李世民、李玄霸有舊的阿史那泥孰前去拜見當時在草原上的李世民,與大唐簽訂了新的友好盟約,尊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并將伊吾城還給了大唐。
高颎認為西突厥在大唐覆滅東突厥時獲利不少,統葉護可汗此人又能屈能伸,西突厥必成為大唐心腹大患,所以決定親自鎮守伊吾城,為大唐消化東突厥的戰果爭取時間。
打仗不是打贏了就算“贏”,如果沒有在戰勝地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新秩序,仗就是白打了,只是面子好看,“窮兵黷武”。
長孫晟再次在李昭的護送下去了草原。長孫無忌在京中陪伴新當皇后的妹妹一年,也會去草原。
重建東突厥所管轄的草原勢力的重任,就壓在他們肩膀上。
宇文弼也已經再次出發,他這次和裴仁基等一干隋朝舊將坐鎮涿郡,取代了羅藝。
羅藝盤踞涿郡,一直把燕地當作自己的地盤。但宇文弼是晉王李玄霸的外戚,他來接受涿郡,羅藝不敢不從,只能回長安當京官。
羅藝在涿郡埋了許多雷。隋朝舊將大多跟隨隋煬帝三征高麗。征討高麗的后方中樞就在涿郡
,他們對涿郡的情況很了解。這次他們主動請命,年老了也要干活,不肯將東北邊疆交給晚輩,李世民就從了。
雖然隋煬帝滅亡的引火索是三征高麗,但朝堂上下都知道,高麗趁著魏晉亂世割據東北,必須鏟除。大唐和高麗也必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