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問道“二哥,你雖然想了這么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但后世子孫肯定會仍舊不管不顧,仍舊把信任宦官的鍋扣你頭上。這值得嗎”
李世民聳肩“我有什么辦法總不能為了看不著的不肖子孫,寒了看得見的功臣的心。”
李玄霸轉頭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張阿難。
張阿難哭求辭官,李世民焦頭爛額哄了許久才哄好,氣得挽袖要揍弟弟一個狠的。于是李玄霸母親宮中住了幾日。
張阿難可以說是看著李世民和李玄霸調皮搗蛋長大,又是少數知道李世民和李玄霸保住了楊昭兒子的知情人,對李世民和李玄霸慈祥極了。
李玄霸說要管父親和二哥的后宮諸事,張阿難只顧著給李玄霸和宇文珠面前堆吃的,不斷點頭說好。
李玄霸無奈“張翁,你是不是根本沒聽”
張阿難笑道“我只知道三郎君說的肯定都是好事。晉王妃想做什么就吩咐我,我一定做得妥妥帖帖。”
宇文珠感到壓力很大。
李玄霸安撫道“后宮有母親和嫂嫂先后打理,已經沒什么問題。珠娘只是展現一下權威,為我查探皇家寺廟貪污一案做鋪墊,不必太擔心。”
宇文珠使勁點頭。
李玄霸無奈抬手,幫宇文珠把點頭點得太用力,都甩歪了的珠釵扶正。
張阿難看著李玄霸和宇文珠的相處,臉上微笑更加慈祥,連眼睛都微微瞇了起來,半點不像個能在戰場上廝殺的猛將。
待李玄霸安撫好宇文珠后,張阿難才道“三郎君,寺廟可不能細查啊。”
李玄霸點頭“我知道。我有分寸。就算查出什么麻煩,不是還有二哥嗎”
張
阿難哭笑不得,不再勸說。他看出來,這兄弟二人又在斗法,他還是不插嘴了。
宇文珠疑惑“為何寺廟不能細查”
李玄霸細細地為宇文珠解釋“這就要從宗教對朝堂的作用說起了。”
張阿難停下給李玄霸和宇文珠堆糕點和果子的手,坐在一旁認真地聽課。
宗教對朝堂、對皇帝還能有什么作用當然是麻痹百姓的作用。
封建王朝的權力觸須難以伸到最底層,要如何讓村落自主運行傳統上是靠宗族自治,后來皇帝發現,佛教這玩意兒真的很好使。
宇文珠又生出新的疑惑“為何是佛教,不是道教”
李玄霸笑道“因為道教術業不對口。”
后世年輕人都對道士的好感大于僧人,對道教的好感遠遠高于佛教。其實后世年輕人欣賞的“愛信信、不信滾”的道教,是經過仙俠文學,特別是網絡文學再創作的“文學道教”,和現實道教是兩回事。
道教誕生之初,就只有兩個追求,站在統治者身邊,或者站在統治者對面。
站在統治者身邊,即幫統治者主持宗教典儀,為統治者煉丹,陪統治者高談闊論;站在統治者對面,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了。
真正的道教是世俗宗教,與世俗權貴走得極近,每一代道教領袖都會得到冊封,熱衷于給權貴當座上賓。
封建時代的道教領袖是什么模樣,搜搜最后一任張天師在哪就差不多了解了。
總之李玄霸前世遇到的宗教都有一股超凡脫俗之氣,不是宗教本來的面目,是新社會新氣象。
雖然孫思邈是道士,但正因為孫思邈本人是道士,所以他對道教沒有什么濾鏡。宇文珠身為孫思邈的弟子,也不會把“道士”這個身份看得太重。
誰都知道,道士能做官,而大部分道士也是想做官的朝中除了孫思邈是道士,還有個道士叫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