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玄霸堅信,歷史中的李世民和現在的二哥都是唐太宗,等二哥遭受了重大打擊,一定會在佛教里找安慰,所以他需要時時刻刻嘲笑二哥,堅信二哥是虔誠的佛教徒,這樣二哥就絕對不會虔誠了。
雖然宇文珠沒問,李玄
霸還是說出了自己“我堅信二哥是虔誠佛教徒二哥才不會當虔誠佛教徒”的話,佛教徒張阿難都扶額了。
宇文珠只能說,自家郎君有時候的揍,是自找的。
她要是有這樣可惡的弟弟,肯定每天用膳前都要先揍弟弟一頓,才有心情用膳。
張阿難在心里使勁點頭。
不過李玄霸這么一梳理,宇文珠對李玄霸即將要做的事已經明了。
“佛道都不能滅,而是要抑制和平衡,不能與官府和百姓爭利。”宇文珠道,“郎君是想借皇家寺廟一事,向天下佛道發難,再興周武帝抑佛之舉”
李玄霸道“是抑佛抑道之舉。佛道一窩,該有的毛病都有,都不能縱著。”
宇文珠擔憂道“郎君如此做,不會被天下口誅筆伐”
張阿難雖是佛教徒,但不會因為自己的信仰而反對李玄霸要做的事。反正只是“抑”不是“滅”,他仍舊可以拜佛。而且把過于世俗化的僧尼趕回家,讓僧尼隊伍更加純潔,也是一件好事。
他與宇文珠一樣,也只是擔心這件事對李玄霸的影響“隋朝兩位先帝都虔誠信佛,朝堂諸公幾乎都信佛,佛道雙信者也不少。三郎君若要做這件事,請另尋一人上書,可千萬不要自己上書。”
李玄霸笑道“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怎么能推給別人我就喜歡這個。”
宇文珠“”
張阿難“”
兄公陛下,你快回來
李玄霸道“不過我也不會獨自去,這天下有的是我的同道人,比如父親。”
宇文珠和張阿難異口同聲“啊”
遠方的李淵“阿嚏”
李玄霸道“父親看上去很閑。太閑了不好,身體容易懶出病,得找點事做。”
李淵在歷史中是堅定的抑佛抑道人士。雖然他定道教為國教,但對佛道其實是一視同仁,都覺得這群人出家逃稅不是好東西。
原本歷史中,李淵因玄武門之變中斷對宗教抑制的政策。
他和二哥讓父親提前當了太上皇,總不能李淵給后世人留下的印象,只有“試圖搶兒子開國皇帝的壞父親”吧那多不孝啊。父親還是有點本事,能夠當個能臣的。
抑制宗教之事確實會引起眾人口誅筆伐,反佛斗士傅奕都被和尚寫進文集,編了個污蔑傅奕霸占恩人妻子的小故事。
所以這不更應該讓已經當了太上皇,已經無所畏懼的父親上嗎
唐太宗曾言,任賢不避親,就算是太上皇,也能在貞觀朝發光發熱,才能顯得二哥是個心胸寬廣的明君啊
“現在總有人傳謠言,說我二哥逼父篡位,父子相殘。父親被二哥拘禁,過得十分凄慘。”李玄霸微笑,“若讓父親出來活動活動筋骨,也能反駁這些謠言。”
李玄霸拿出了這個理由,宇文珠沒法勸了。
張阿難按住抽搐的嘴角。三郎君拿出這個理由,滿朝公卿都沒辦法勸
,連陛下都只能點頭了。
這就是算無遺策嗎為什么要在這個地方“算無遺策”
張阿難想,陛下欺負三郎君,把躲懶的三郎君一個人留在長安當首相,大概已經料到了三郎君會有大動作了吧。不知道陛下能否猜到三郎君如今所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