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過房喬和杜如晦的獻策草稿,不過是將唐朝中晚期對寺廟的抑制政策提前到了貞觀朝,比李淵在武德九年頒布的律令還寬松一些。
按照他的性格,父親當初頒布的律令才更合適。但干活的是朝堂諸公,二哥也不是父親,他們自己決定就好。自己已經開了這個頭,就可以丟開不管了。
兩京附近的寺廟道觀最先被清理,倉儲充裕了不少,能服徭役的百姓也增加了許多。
李玄霸在農閑時節,第一次動用了大型徭役。
他要加固在戰亂中損毀的黃河堤壩,疏通淤堵的黃河支流。
“告訴三姊,找個機會挑起草原部落爭斗,給我多送點奴隸過來。”
“再送封信給宇文老師,讓他和高麗王商議,若高麗王不希望我攜帶天雷地火前往高麗,就送點刑徒過來幫大唐挖河道。”
“李靖那里馮盎不是在嶺南和不服從大唐的酋帥談殿爭斗嗎讓他幫馮盎一把。”
李玄霸命人送出信件后,驅車前往魏州。
五十年后,這里會誕生一位名為姜師度的水利專家。
但此世厲害的學問基本都是家族傳承,李玄霸相信,姜師度剛當官時就能展現出完整的科學治水思想,他一定有家族熏陶。
姜師度能考明經科,他的家族在當地一定財力不淺。
一個有財力、會治水的家族,肯定會優先回饋家鄉,這也能利己。
不出李玄霸所料,他剛到達魏州不久,就探得了魏州有治水本事的那位鄉賢姜承。
姜師度在歷史中記載很少,李玄霸不知道姜承與姜師度的關系,族人近親都無所謂,他只要確信這個人會治水就行。
魏州就是后世河北魏縣,位于黃河以東,濟水以西,自古水患多發。姜承祖傳的治水本事,就是姜家人代代在與黃河濟水搏斗中總結而出。
“天下大亂時黃河堤壩多遭遇破壞,若遇大雨必定決堤。本王希望你能助大唐一臂之力,減輕百姓將來的痛苦。”
姜承毫不畏懼地直視李玄霸道“殿下,如今天下剛定,大興徭役并非好事。”
李玄霸笑道“大唐會量力而行。至少有本王監督,朝廷撥發的所有錢糧都能進入役夫的口袋里。”
姜承猶豫了一番,咬緊牙關“好,草民愿意為晉王殿下效犬馬之勞。草民草民相信德重恩弘李三郎,一定不會做害民虐民之事”
李玄霸眼瞼微顫了一下。
“德重恩弘”啊。
于是在貞觀元年冬季枯水季節,皇帝命晉王趁著枯水期整修黃河堤壩。
群臣勸諫,此時不應大興徭役。黃河堤壩確實很重要,但百姓休養生息更重要。
李世民明白他們的言下之意。
百姓是愚昧的。雖然整修黃河堤壩是為了他們好,但他們仍舊會因為徭役繁重而心生不滿。
但若是天災摧毀了他們的家園,他們只會自認倒霉。到時朝廷只需要付出相比整修堤壩而言很少的錢糧,就能獲得他們的感激。
對于整個大唐而言,這樣的休養生息其實更穩妥。
于是帝贊賞群臣勸諫,但帝不聽。
木蘭竹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