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李唐的天下幾乎是李世民一手打下,百姓都信服李世民,李世民的聲望極高,不需要忌憚他人。李玄霸又是個病秧子,怎么想都是帝王最不會忌憚的那種類型。
盧赤松也明白。
他知道高颎是李世民和李玄霸最敬重的老師,所以高颎離京前,他前去向高颎討教李玄霸的性格。
皇帝的性格他是不敢問的,但問了晉王的性格,就相當于問了陛下。
高颎卻只嘆氣,對盧赤松的詢問閉口不言,而是嘆息李玄霸太多病。
盧赤松一直想著高颎可能暗示著什么,卻怎么也想不明白。
李玄霸腳步一頓,披在肩上的寬大絹衣輕輕一晃,然后他再次邁步。
“高老師一直很擔心我的身體,我知道。”李玄霸道,“恐怕我要令高老師失望了。比起鍛煉身體,我更樂意多睡一會兒。若高老師還在京中,恐怕會責備我太過憊懶。”
盧赤松道“高公以前責備過晉王殿下”
李玄霸道“責備過我哥。”
盧赤松微愣,繼而差點笑出聲來。
同為老者,盧赤松一下就猜到了高颎的心思。舍不得罵小的,就拎著當兄長的罵。
閑扯幾句之后,李玄霸與盧赤松之間僵硬的氣氛輕松了一些。兩人也能打開話匣子,交談真正關心的問題。
李玄霸問起范陽盧氏捐贈的藏書,盧赤松坦白自己想要進入弘文館的“交換條件”。
他們又討論起現在房杜二人正商議的新的科舉條例,盧赤松說范陽盧氏會鼎力支援。
李玄霸差點翻白眼。
是啊,比起其他山東士族雖然會參與科舉,但對科舉不屑一顧,中唐時隴西李氏和滎陽鄭氏出身的宰相還想廢除科舉,范陽盧氏自始至終都熱衷科舉,還為自家沒有出過主考官而計較過。
李玄霸道“你們其實不適合山東世家,重視人才高于重視血脈的江左世家才更適合你們。”
盧赤松沉默不語。
李玄霸看了盧赤松一眼,沒有再提這件事。
盧赤
松繼續向李玄霸詢問科舉的事。李玄霸一邊解答,一邊在心里慢慢明白,范陽盧氏真正的用意。
后世所謂“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其實一開始就不存在。
山東五姓七望中,滎陽鄭氏只能勉強說自己曾經是魏晉重臣之后,現在聲望最高的清河、博陵崔氏雖在魏晉出仕,但真算不上高門世家。
至于隴西、趙郡李氏,都是南北朝時武將發家,攀附李廣和李牧之后。別看他們現在姿態擺得高,笑話李唐皇室攀附他們,他們族譜也被后世扒爛了。
其實看隴西、趙郡李氏攀附的先祖是先秦武將,也能看出他們與其他世家格格不入。
唯獨范陽盧氏不同。
因盧植是漢末許多名將的老師,深受各個勢力的尊重。曹操也十分敬仰盧植,盧植后人在魏國待遇極高。
晉朝建立后,晉武帝也對盧植后人關懷備至,還曾想將公主嫁給盧諶,可惜公主早夭,未能成婚。
所以范陽盧氏勉強算得上是“魏晉舊高門”。
但衣冠南渡時,范陽盧氏卻在北方顛沛流離,轉仕北朝十六國。嫡系盧諶先父兄皆亡,自己在六十七歲被殺,二子一人仕慕容,一人南下東晉。
仕慕容的范陽盧氏嫡系在國史案中差點被北魏滅門,仕東晉的范陽盧氏起兵失敗差點被滅滿門。
雖然總有范陽盧氏子弟冒出來繼承家業,但真說不上是鐵打的,倒像是因為生殖力過強所以打不死的小強。
江左世家中大部分是衣冠南渡的魏晉高門,范陽盧氏原本屬于他們。但范陽盧氏先不一起南渡,有一支族人在混不下去后南渡后,又起兵反叛想自己當皇帝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