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范陽盧氏才沒當成“江左世家”。
經歷了這么多挫折,范陽盧氏憑借與崔氏等北方大族的姻親關系連成了一張堅固的網,讓北朝皇帝想要籠絡漢族士人的時候,哪怕滅了他們的門,也要抓出躲藏的范陽盧氏族人再入朝堂,立標桿招攬漢族士人。山東五姓七望才發展到如此地步。
五姓七望中其他的世家可能還被家族的輝煌蒙蔽了雙眼,范陽盧氏作為被滅族三次的魏晉舊門閥,已經看出了世家在自己打下天下的李唐皇帝面前有多無力,不想重蹈覆轍,在尋找一條能讓“世家”延續的新路。
或許這條路讓范陽盧氏不再像以前那樣清貴高傲,但秦漢哪個門閥敢在皇帝面前說聲清貴高傲
皇權旁落,世家才會興盛;皇朝鼎盛,世家子弟就與普通士子無異。
盧赤松曾與其他世家的官吏一同上書重編氏族志,甚至自降身份說這是為了把李唐的姓氏排在最前面,消除北魏氏族志的影響。
李世民卻笑著拒絕了群臣的“好意”。
“氏族志是北魏的事,那都是多少年以前了。前隋懶得編這個,朕也不信這個。如果百姓現在還相信北魏的氏族志,只說明朕還做得不夠好,還沒有讓他們認可自己大唐人的身份。朕該更加勤政。”
不知
道其他人是否發現,但盧赤松驚出了一身冷汗。
很多皇帝都不知道,世家門閥根本不怕故意針對他們的政策。無論是新的氏族志還是其他什么,只要皇帝頒布單獨針對他們的政策,這就是幫他們打響名氣。
想看木蘭竹寫的李世民為弟弟心聲頭疼中第230章眼見他高樓塌了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皇帝越針對他們,他們的地位就越高,在民間的名氣就越響亮。
可如果皇帝無視他們,無視氏族志,無視世家排名,世人就會慢慢淡忘他們的特殊,就像是淡忘曾經輝煌的“王、謝”一樣。
盧赤松已經窺見了范陽盧氏的危機,但族人大多還躺在范陽盧氏曾經的輝煌上不肯醒來。
直到房喬向滎陽鄭氏發難。
死亡的恐懼喚醒了他們對祖先遭遇滅門的恐懼。
五姓七望子弟遍布全天下,殺了這一家還有其他子弟繼承家人,世家門閥仍舊存在。
但自己和家人的命只有一條。自己死了,范陽盧氏再輝煌又有什么意義
范陽盧氏既然早早投靠了李唐,那么轉化成李唐的勛貴也不無不可。
所以盧赤松才來詢問李玄霸,李唐壽數幾何。
如果李唐壽數超過百年,那么范陽盧氏拋棄世家的身份去當李唐的勛貴積攢的威望,完全可以讓范陽盧氏在下一個時代繼續成為世家。這轉型就是值得的。
盧赤松還看出,大唐想要推廣科舉取代門蔭,削弱世家在“學問”上的權威。
他立刻就把“科舉”定為了家族在李唐王朝長盛不衰的新路。
天下一統,李唐皇室聲望很高,已經不需要捧著哪家世家去籠絡天下士子,所以舊路已經走不通。
但范陽盧氏子弟學問肯定比庶族士子強,轉化成科舉世家后,不照樣身份貴重嗎
即使不能躺著當世家,范陽盧氏從未放松過子弟的教育,動彈一下也不是多難。
盧赤松滿意而歸,唯獨李玄霸那句“你們更適合當江左世家”讓他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李玄霸說這句話,好像洞悉了范陽盧氏所有的謀劃,也洞悉了范陽盧氏清高背后所有的陰影;洞悉了范陽盧氏在兩晉南北朝的顛沛流離和諂媚求生,也洞悉了范陽盧氏的野心和失敗。
“真是惡心。”李世民評價道。
李玄霸回過神,對樹上跳下來的二哥道“你怎么爬上樹了竹林還遮不住你”
李世民道“你和他站著聊那么久,我躲得難受,正好有棵樹,不如爬上樹坐著聽你們聊。”
他把李玄霸的手臂往外套袖子里塞“你能不能好好穿衣服外衣被你穿得像披風,這還能有保溫的效果”
李玄霸懶得和二哥爭辯這很帥,乖乖穿好了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