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國全靠西域絲綢之路養活全國,商旅來往頻繁,所以消息也很靈通。
一些來自波斯甚至更遠的天竺的商旅,將林邑國的消息帶到了高昌國,高昌國王便日日為晉王那句“這里本就是漢家舊地,你們該回家了”這句話忐忑不安。
如果西突厥失敗,大唐會不會也對高昌國說“這里本就是漢家舊地,你們該回家了”
高颎深知這些小國狂妄又自卑的心態,知道他們的愚蠢,所以一直防著他們趁著大唐追擊西突厥起兵反唐。
高颎也不相信東突厥殘部。
東部草原雖然已經被分割,已無突厥大可汗。但總會有姓阿史那的人想要再現隋末東突厥的輝煌。
被李世民抓過的始畢可汗等人可能已經失去了心氣,但小年輕們沒挨過毒打,還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草原上那些老貴族們也可能抱有僥幸心理,對那些叛逆愚蠢的年輕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他們試探大唐的力量。
等大唐能抽出手來揍這群年輕人的時候,東突厥的老貴族們絕對會迅速出兵,幫大唐鎮壓叛亂,比忠臣還忠臣。
前提是,大唐騰得出手。
中原王朝和周邊蠻夷的關系永遠都是這樣試探不休,高颎從來不相信他們有真正的忠誠。
只有大唐強盛,他們才會忠誠。
高颎沒有問李世民有沒有想到這件事,
只默默做好了守城的準備。
但李世民拔營的時候,私下告訴高颎“若有不長眼的打來了,高老師辛苦一些,請拔營來尋我。伊吾小城,等大唐軍隊回師,輕易就可奪回。”
高颎白了李世民一眼aaadquo你是在侮辱我嗎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李世民只能無奈地離開,再不敢多勸一句。
自己這個大隋小軍神秦王也只是大隋老軍神齊國公高颎的后輩啊,他哪敢多說
大唐的大軍離開了伊吾城,朝著更遠的地方跋涉。
不到一旬,高颎就得到了高昌、焉耆、龜茲等國皆反,投靠西突厥,集結十萬大軍朝伊吾城而來的消息。
他正生病著,聽言笑得咳了起來“十萬大軍這十萬大軍中,恐怕有吐谷渾和東突厥的手筆。”
部下道“吐蕃也想出兵,被長公主堵在了路上。”
高颎用帕子捂著嘴又咳了幾聲,笑道“高颎已老,已經震懾不住西域諸夷了。”
部下道“是否立刻向陛下求援”
高颎瞥了部下一眼“你也認為我已老”
部下焦急道“齊國公你現在正在病中,如何指揮戰斗末將可沒有信心在十萬大軍的圍攻下守住伊吾城而且陛下有令,我們可以棄城”
高颎道“確實可以棄城,但若不棄城,給蠻夷的威懾更大。”
他如枯枝的手撐著床榻坐直“我雖然是風中殘燭,但蠻夷不過枯草扎的野獸,點燃他們還是輕而易舉。十萬大軍”
高颎冷哼一聲,在沉默不語的兒子高表仁的幫助下穿好外衣,緩慢走下床榻。
“號稱十萬大軍,精兵能有兩三萬精兵就算不錯。就算是最強盛時的突厥人,也不敢帶著三萬精兵來攻打我守的城。”
高颎將披散的頭發捋在耳后。
他時常頭疼,需要太醫針灸治療,所以已經很久不束發,不戴冠。
“我來伊吾好幾年,修了幾年的城墻,囤了幾年的糧。別說號稱十萬大軍”
高颎步履緩慢,但很沉穩,就像是沒有生病似的。
“就是真的十萬精銳,也別想撼動伊吾城門半分。”
“果然來了。”
宇文弼睜開了假寐的雙眼,語調平靜淡然。
他的部將們都對探子傳來的戰報一言不發,一如宇文弼一樣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