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在太子師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將自己的寶貝們收起來。
他笑道“太子是守成之君,守成之君只需要穩妥便成。他如果如陛下一樣是個擁有雄才大略的人,百姓可能就要遭殃了。凡事都還是一張一弛更好啊。我見大德的教導就不錯,太子自幼幸福快樂,將來一定不會對他人苛刻。不會害民虐民的守成之君,就足以讓大唐避開大隋滅亡的原因了。”
提起大隋,太子師們再無話可說。
隋煬帝倒是一個登基前表現優秀,對群臣們許下海口的“雄才大略”君王。
結果呢
太子寬仁些,只要不故意虐民,哪怕多修幾座宮殿也不可能傷及大唐的根本。
他們知道這個道理,只是自己成為了太子師,總忍不住想教導出一位千古明君,這樣自己才能名垂青史啊。
虞世南卻收起笑容,冷冷道“歷史中的千古明君很多,他們的老師都很出名嗎高公等人名垂千古,也不是因為他們教導了陛下,而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能名垂千古的賢人。你們本末倒置了。”
太子師們離開。
虞世南站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已經致仕修書的他,決定時隔許久再次遞書上朝。
他本以為這些人的才華足夠教導太子,但今日聽見他們追求,虞世南深以為惡。
名垂青史的賢臣成為帝師,和以成為帝師來名垂青史,這完全不同。
大雄啊大雄,你這次沒選對人。
這群人還不如才疏學淺的自己,至少自己沒這么厚顏無恥。
于是虞世南彈劾太子師,舌戰群臣,最終李世民重選太子師,讓忙得腳不沾地的房喬、杜如晦、薛收、魏徵等宰輔兼任太子師,李靖等人教導太子兵法軍略。
虞世南功成身退,繼續修書,順便教導太子書法和儒學。
李世民對友人們道“我早讓你們當太子師,你們說太忙碌怕耽誤太子,這下被虞老師罵了吧活該。”
房杜薛
魏四人氣得臉都青了。
明明是你選人失誤,這還是我們的錯了
李世民還嘆息“高師兄和長孫輔機不肯回來,不給我家雛鳳當老師。他們也有錯”
李玄霸問道“那二哥你呢你就沒錯嗎”
李世民抱著手臂道“我的錯就是縱容你們躲懶,委屈了雛鳳。”
李玄霸忍不了了,捋起衣袖就要和他哥干架。
房喬和魏徵冷眼旁觀,杜如晦和薛收絲毫不把李世民當皇帝,幫李玄霸抱住李世民的兩條胳膊。
房喬道“你的十漸不克終疏還沒寫好”
魏徵道“我發現十條諫書太少,根本精選不出來,準備改成二十漸不克終疏。”
房喬道“二十肯定也不夠,先上著,以后補。否則你會發現想寫的越來越多。”
老和房喬政見相左的魏徵難得表示贊同。
于是貞觀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名臣魏徵,向唐太宗呈上著名的百漸不克終疏,細數唐太宗執政失誤,勸諫日益松懈的唐太宗重回明君行列。
李世民看著百漸不克終疏目瞪口呆。
他轉頭對李玄霸道“我記得魏玄成那田舍翁說好的,只寫二十漸不克終疏。怎么突然增加到了一百條了朕有那么多過錯嗎”
李玄霸打著哈欠道“可能沒有,可能有,莫須有。”
李世民丟下百漸不克終疏,狠敲弟弟的腦袋“莫須有你當我是岳飛嗎我是岳飛,誰是宋高宗還是我我莫須有我自己”
李玄霸一邊躲避一邊嘲笑“不行嗎那唐明皇如何哈哈哈哈,一想到后世人會拿著百漸不克終疏罵你,我就開心極了。讓你嘴賤甩鍋,什么錯都是我的和房玄齡杜克明薛伯褒魏玄成的是吧這下你要遺臭萬年了。”
李世民笑罵道“滾你的遺臭萬年后世人看了百漸不克終疏只會更加敬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