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府,外書房。
朱元璋大馬金刀坐在主位,“我欲籌辦國子學,諸位可有良策”
國子學乃歷朝歷代培養人才的機構,吳王勢力發展至今,能征善戰的武將從不稀缺,可擅治理國家的文臣確實少之又少。
主公能起建國子學之念,是件好事。
只不過,是不是有點太突然了
他們這位吳王草莽出身,要沒人專門提出來,可能都不知道國子學三個字代表的意義吧
劉基掃眼李善長,聽說他陪著主公、夫人和世子去了福樂酒樓捧場,
照理肯定是他提的,可看他那仿佛“嘎嘣全家”的表情,又不太像,難道里頭還有隱情
劉基沉思了會,沒想出個所以然,決定暫時略過其中的怪異之處,他拱了拱手,問道,“主公有何要求”
國子學由來已久,主公沒有別的想法,只需吩咐下來,他們循照舊例即可。
可主公既然特意召集那么多人,想來是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朱元璋掀起眼皮看他一眼,“國子學當為國所用。”
不為國所用,難道還能為別的所用
劉基微微挑眉“主公的意思是”
朱元璋抓起書桌邊的碗,猛灌了口冷茶,“也沒什么,那些書香世家,百年貴族不是瞧不起我原是個農民么”
劉基更驚訝了,以他對朱元璋的了解,他很在意自己的出身,怎么突然
他在福樂酒樓遇見了誰,發生了什么事
劉基又掃了眼沉默的李善長,一頓飯的時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朱元璋曲起食指,敲了敲桌面,沉沉道,“往后,他們也不必再入朝為官。”
他講得很直白,在座之人聽的很清楚很明白,也正因此,更覺震撼。
古往今來,王朝建立之初,為著盡快坐穩皇位,安定天下,皇帝往往會與世家望族聯手。
而他們的主公,貧農朱元璋竟妄圖開創歷史之先河么
難怪李善長一臉的苦瓜相,這事要能搞成,于國于民都好,要搞不成,那得出大亂子
哪怕多智如劉基,也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困境,一不小心可就得成千古罪人啊
書房一時之間靜了下來,誰也沒敢做那出頭鳥。
而書桌邊,從來默不作聲的朱標卻突然道,“爹,國子學籌建之事不如交由兒子來辦”
他的話音剛落,數道視線齊齊向他聚集,全都充滿了驚異。
朱元璋同樣難以置信,“標兒”
他家標兒自幼聰慧,可到底年歲尚小,且國子學之事,朱元璋并非不知道其中艱險。
朱標“爹,兒子讀書多年,想要看看自己是否學有所成。”
他眸光清澈,笑意盎然,那是少年人對外界的向往,以及世事皆在握的自信。
朱元璋看著心愛的,出類拔萃的好兒子大笑三聲,連聲道“好好好”
他家標兒,不枉他多年栽培
福樂酒樓新開,常樂近來的主要精力多是放在酒樓經營一事。
托朱元璋的福,他那天在門口實名制的親口好評,連日來酒樓生意好到火爆。
宋瑜兩歲多的兒子有點不大舒服,常樂索性把記賬之事也攬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