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后宮還有別的什么能力者么
朱標把他對國子學的想法穩穩放于常樂桌前,道,“我爹常年征戰在外,后方若無我娘操持,朱家軍定無可能有今日之勢。”
秦淮河畔春風拂柳,窗邊紗簾輕輕搖晃,明媚春光傾灑,朱標眼底仿佛鍍了層金光,“我從不覺得女子就該安于后宅,我期待的妻子”
他頓了頓,似乎是在思考措辭,“我期待的妻子,我愿能與她相濡以沫,同心同德。”
常樂久久沒有應聲,一來她沒想到朱標小小年紀,是這樣想的,二來么
男子之言不可全信,帝皇之言全不可信。
金口玉言什么的,得看愿不愿意承認。
她今兒要真聽信了他的“花言巧語”,往后沒準得拖著常家上下一起“回老家”。
但是
國子學,那個改變讀書人命運,繼而影響尋常百姓家的國子學。
常樂到底沒忍住誘惑,她還是翻開了那疊紙。
朱標考慮得很全面,包括課程,住宿,考試,老師,束脩等都考慮到了。
還備注了他覺得有問題的地方,比如為能盡快填補吳王勢力的文臣缺口,要擴大招生人數,那么老師數量會嚴重不足。
常樂看了看他,“你既已把學生分為高階和低階,高階想必是已有儲備知識,像是宋濂宋大人,劉基劉大人家的兒子吧”
都是飽讀詩書,基本再鍛煉鍛煉就能干活的好苗子。
朱標點頭,“是的。”
常樂“那不如讓他們來當低階班學生的老師,既能解決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又能培養高階班同學的能力,一舉兩得。”
朱標雙眸亮了,“可。”
常樂繼續往后翻,他擬定的課程表里,分為文化課、法律課、數學課、騎射課,中規中矩,古代人能想到的的確也只有這些了。
朱標見她目光停留許久,“是有哪門課不妥么”
常樂抬眸看他一眼,“那倒沒有。”
朱標眉峰微挑,“但說無妨。”
常樂“我覺得是不是該加門課。”
朱標“什么”
常樂“國子學得加堂實踐課。”
朱標“何為實踐課”
常樂“為官者當為百姓,未知百姓苦,怎談為百姓”
常樂“故實踐課為真實的體驗百姓的艱辛,比如種田,做工,賣貨”
世間并無真正的感同身受,當權者只有真切體會過百姓的艱苦,方可知其所擔的責任。
朱標聞言,若有所思,“那最該體驗百姓疾苦之人,應該是我。”
常樂毫不猶豫點頭,“是啊,是你。”
朱標“”
知不知道什么叫“委婉”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