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夕陽橙黃的光越過門檻,沿著地板,蔓延至整座大殿。
朱標站在御案邊,親自奉茶,道,“爹,兒子想改一改太醫院的制度。”
朱元璋樂呵呵接過茶,隨意問道,“標兒想怎么改”
朱標自袖兜里抽出來份重擬的改革方案,“兒子準備增設御醫人數,重制考核方式。”
具體而言,御醫人數增加,工作也會增加,在原有的輪值御藥房外,還要承擔另外兩個責任。
一是培養后備役的責任,成功培養一名良醫可給予適當獎勵,二要負責研究疑難雜癥、特殊病例,有技術突破者,同樣給予適當獎勵。
太醫院后備役人數也要擴招,獲得入太醫院學習資格的學生,免費學習三年,三年后進行畢業考試。
畢業考試合格者,必須到惠民藥局實習三年,每月撰寫實習報告。
實習成績優異者可選擇入太醫院當差,也可留在惠民藥局,而成績較為普通的,只能留在惠民藥局,或自行開設醫館謀生。
朱元璋邊仔細翻閱改革方案,邊似隨口問道,“標兒怎么有空關注太醫院之事”
朱標笑了笑,搬出早早準備好的理由,“兒子是為了雄英。”
朱元璋面色一下子就變了,“是雄英有什么不好”
他差點都要從御座跳起來,他的皇太孫,盼了許多年的皇太孫。
朱標趕忙安撫,“雄英很好,有戴先生在,您盡管放心。只是”
他稍頓片刻,話鋒一轉,道,“只是,戴先生到底上了年紀。”
朱元璋明白了,兒子是要給孫子準備更多的御醫,以防萬一,那肯定得同意。
他龍爪子一揮,“沒問題,太醫院之事,你看著辦就行。”
朱標俯身拱手,含笑行禮,“兒子,還有雄英,多謝爹爹。”
其實,他與太子妃還商討過提升太醫院,惠民藥局等醫士們的待遇,畢竟活增加了,那俸祿也該提一提。
還有,諸王的歲祿已經很高,尤其生孩子多的王府,更高,王府良醫所的支出不該再依賴國庫,當由王府自行供給。
可是
朱標瞄眼他爹,沒再做聲。
老爹節儉慣了,還是先別觸他霉頭。
以及這會,可別給老爹留個苛待弟弟的兇殘形象。
春夜,細雨纏綿。
微弱的煤油燈光,朱標就著批閱奏折。
常樂眼睛盯著從虛擬圖書館抄錄出來的資料,可腦子里還盤旋著剛剛看過的黃冊制度。
朱元璋今年正式命戶部尚書主持創建黃冊,把人分為宗室、官紳、庶民、賤民。
宗室無需承擔任何徭役賦稅,哪怕他既有歲祿,還有田地。
官紳也只需承擔極小的一部分,享受優免政策。
而庶民,包括小地主,自
耕地的農民,
佃戶等,
真的是黃牛與奶牛的結合體。
既要勤勤懇懇干活,還要用產出來的奶,無怨無悔供養宗室、官紳。
如果所謂的宗室、官紳,皆都是為國為民者,應當供養。
因為百姓安居樂業,離不開軍人浴血奮戰,保家衛國,也離不開為官者帶領國家繁榮昌盛。
可是,真正為國為民者有多少,干吃白飯,還要奴役百姓的又有多少
賤民,也就是奴婢、佃仆,他們更慘,一日為奴,終生為奴,永無出頭之日。
同樣把庶民定為民、軍、匠三類,除了為社會安定考量,也更是為了方便征收徭役。
自幼接受生而平等的教育,常樂真的很難認同這種把百姓劃分三六九等,還要百姓任勞任怨的方式。
哪怕她穿越過來已有二十多年,哪怕她現在是太子妃,是階級社會的既得利益者。
靜謐的書房,久久沒有聽見太子妃翻動書頁,朱標好奇問,“樂兒,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