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雙目微闔片刻,“北平登基,八百里加急傳召應天百官北上。”
殿內眾人一喜,“遵旨。”
朱標扯了扯嘴角,又道,“來年三月,太孫護送先皇遺體返回應天。”
朱雄英一愣,爹的意思是要他獨自護送皇爺爺的遺體返回么
未及多想,他拱手道,“兒子領旨。”
常樂不自覺皺緊眉頭,來年,雄英也不過十三歲而已,豈能獨自出行
消息傳回京師,激起千重浪,當然并非是為太孫年幼出行,而是北平登基。
太子將在北平登基,那他們這些應天舊臣該何去何從
原定的遷都時間還有兩年,他們原本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可如今,太突然了,沒有一點點預料。
應天百官,以吏部尚書詹徽、戶部尚書趙勉、兵部試尚書茹瑺為首,齊聚于文華殿,共商請太子回轉之事。
太子其人其手段,眾人心知肚明,但利益在前,無論如何也得博一搏
只是,他們還沒理出個頭緒。
藍玉背著手大搖大擺闖了進來,他饒有興致地打量殿內排布。
文華殿是文官議政之所,少有武將進入。
詹徽皺了皺眉,“梁國公所為何來”
藍玉看他一眼擺擺手,退到旁邊。
常升從舅舅身后走出來,“小子見過各位大人。”
詹徽、趙勉、茹瑺三人微微側身,避開了他的禮。
常升乃先鄭國公幼子,現鄭國公和太子妃的胞弟,太孫的親舅舅,他的禮,豈是那么好受的
再者受人的禮,手短,嘴也短。
常升明顯是為太子北平登基之事而來,他們必須得先端
住。
常升見此,笑了笑,直接道,“太子近來疾病纏身,別說長途跋涉,連批閱奏本的精力也沒有。”
詹徽、趙勉、茹瑺對視了眼,不明所以。
常升接著道,太子欲要重新任命丞相,奈何誠意伯年老,北平實無可重用之人。”
文華殿安靜一瞬,茹瑺捋著胡子若有所思,丞相之位,自胡惟庸后,先帝寧缺毋濫,空缺已久。
太子如今是因為病弱,不得不重立么
如果真是如此,那新任丞相將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茹瑺心頭猛然躥起一股熱血,興奮地他掐斷了數根胡子。
北平那些人,雖則太子直系,但都太過年輕,沒有多少資歷,如果他能及時趕過去
茹瑺“太子虛弱,我等作為臣子理當體諒。”
常升笑意淺淺,“大人所言甚是。”
京師皇宮,百官匆匆而來,匆匆散去,且無任何不滿。
藍玉掃眼瞬間清空的文華殿,“這些個文人還挺好忽悠。”
常升瞅眼更好忽悠的舅舅,沒有應聲。
那些個文人全身都是心眼子,這回不過是太子給出的誘惑太大而已。
左右丞相,總共兩個位子,而京師六部有六個尚書,太子輕輕松松挑起他們的斗爭。
藍玉沒太在意誘惑什么的,他嘆了口氣道,“你我舅甥,何時才能去北平呀。”
他想念妻子,想念孩子們了。
常升同樣嘆息了聲,他也想念北平,想念
但是,他們暫時還過不去。
他們得等到明年開春,等待太孫駕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