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擺明是覺得西洋葡萄酒太貴,可能也擔心哪一天兩邊鬧翻了,他就沒葡萄酒能喝了,還不如自己圈一片土地做莊園來釀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就不用擔心西洋人什么時候斷了葡萄酒。
他們不想著怎么換個更好的買賣來替代葡萄酒,還想改變康熙的主意,做夢呢
這位皇帝什么時候能輕易改變主意了
想想康熙的幾個兒子,不但做了玻璃畫的買賣,還做出了冰鎮葡萄酒杯的冰池來。
洋商每次競價都搶瘋了,哪怕隔差五才出一件,就已經讓阿哥們賺了個盆滿缽滿,更別提是阿哥身后的這位皇帝了。
四阿哥讓洋商競價了一段時間,冰池賣了一部分,就開始派人送去江南了。
這也是九阿哥幫忙遞的話,京城的洋商雖然多,江南也不少,這些洋商認為四阿哥不能顧此失彼
反正都是讓人送錢,哪里的洋商送錢有什么不一樣
只是在京城的賣得多了,四阿哥才轉戰江南。
他在那邊也置辦了一個大院子,給江南的洋商發請帖,還要驗資。
驗資這個建議,還是葉珂給四阿哥提的。
一來可以證明洋商的實力,二來能證明他們的身份。
要是有人渾水摸魚進來搞破壞,冰池是瓷器,壞一點就等于廢了。
當然這是以防萬一,要一一查清楚這些洋商的身份實在太費勁了,還不如驗資,看看他們的鈔能力如何。
而且他們來競價,身上帶的銀錢不夠,那不如讓出位子給其他洋商。
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有錢的洋商,競價的話價錢就能更高了
當然這驗資的手段也讓有些洋商不滿,他們哪怕不買,去競價的時候過過眼癮也好啊
以后回國了,他們還能跟人吹噓一番,要假裝自己競價只輸了一籌,那就更好了。
既有面子,又是吹噓的樣本。
如今這吹噓的機會都不給,他們能樂意嗎
四阿哥一向不會慣著這些人,反正不驗資就不讓進去,讓那些只是想進去看熱鬧的洋商都擋在門外了。
能進去的洋商美滋滋的,只覺得自己的財富足夠被奉為座上賓,也是極有面子的事了
有些洋商的錢袋不夠厲害,于是就另辟蹊徑,給四阿哥送消息。
葉珂感覺這些不愧是商人,腦子真靈活,居然想到財富不夠消息來湊
不過大多都是不怎么重要的消息,所以沒能蹭上這個福利。
唯獨有個洋商遞來的信箋里面,提到一件很有趣的事。
四阿哥最近在書房里看這些信的時候,如果弘暉在府里,都會叫上他一起看。
很多事光靠四阿哥直接說,弘暉很難明白,還不如在實踐中學習,弘暉能記憶更深一點,又能學以致用了。
信箋送來的不少,四阿哥都看一遍,讓弘暉自個看一遍。
弘暉很快就挑出一封信來,指著上面說道“阿瑪,這人提到江南最近的一件事。就是當地天主教宣布,讓教徒不能祭拜先人。”
葉珂在旁邊聽得挑眉,這江南的天主教管得還挺寬的。
康熙因為對傳教士都挺寬容的,讓他們能夠在國內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