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都很識趣,都說不管信什么,只要向善就行。
這地方的傳教士看來腦子不太好,居然想要教徒摒棄祖宗,這可能嗎
四阿哥對弘暉點頭道“此事我已經派人去江南查探,很快就有確切的消息傳來。”
只是個洋商開玩笑說的趣事,四阿哥不會完全當真,卻也不能當個笑話看過就算了。
要是真的,這傳教士就不能留了。
沒幾天江南打探消息的人傳信回來,這事居然是真的
四阿哥立刻進宮跟康熙稟報此事,康熙聽到后大怒,派人把江南這個叫鐸羅的傳教士趕出大清。
這還不夠,康熙派人四處查探各地傳教士有沒亂來。
好在除了這個腦子不好的鐸羅之外,其他人還是知道在別的國家收斂一二。
四阿哥卻覺得只把人趕出去還不夠,還得派人去羅馬跟教皇談談。
說是談談,當然是讓教皇管束一下底下的傳教士,要是再出鐸羅這樣的人,那他們就沒必要繼續留下了。
要不是康熙喜歡這些傳教士能說說西洋的一些學術,四阿哥早就把一些不怎么安分的傳教士通通趕出去了。
使臣最后選了兩個人,一個是法蘭西的傳教士艾諾,一個是精通法蘭西語和葡萄牙語的禮部官員樊守義。
兩人坐船從澳門出發,穿過馬六甲海峽到西班牙,還去了意呆利然后到達葡萄牙,再到羅馬見了教皇。
前后經歷了四個月才到達,可謂艱辛。
羅馬的教皇大吃一驚,沒想到大清的使者千里迢迢過來告狀。
他聽說鐸羅的事后也嚇了一跳,再重申自己從來沒讓鐸羅如此行事,又連連表示歉意。
羅馬國王得知后召見了兩人,讓他們帶著自己的使者回去跟康熙道歉,也澄清此事。
葉珂也沒料到康熙不滿這個叫鐸羅的傳教士任性妄為,就大費周章派使者去羅馬找教皇告狀。
她感覺這個舉動隱約有點熟悉,等下,不就是四阿哥之前做過的嗎
四阿哥看著哪里不順眼,感覺不高興,立刻寫折子跟康熙告狀
康熙一個不高興,就派人去找教皇告狀
只能說這不愧是兩父子,行為模式都一模一樣了
讓他們不高興,那必須不能藏著掖著,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不痛快了
教皇都不敢反對,這些傳教士要還亂來,就別怪他們不客氣了
消息傳遍各地,各地的傳教士立刻夾緊尾巴做人。
教徒要拜祖先那必須能拜啊
想要給先人拜祭,放在其他的最前面,那必須可以啊
哪怕讓傳教士跟著一起過去拜,那都沒問題
當然這件事有的人覺得小題大做,只把那個傳教士趕出去就足夠了,沒必要大費周章跑到羅馬去告狀,光是船隊的花費就不菲。
也有想法更極端的,就該把傳教士通通趕出去,更不該接納太多西洋的東西,閉關不讓他們進來就更好了。
四阿哥在書房里也跟弘暉提起這件事的后續處理,打算手把手教導他這件事的想法。
自然一開始,四阿哥會問弘暉心里是怎么想的,更贊同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