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人,正是大伯顧長春和親哥顧明建。
顧長春是個內斂的人,還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畢竟這是一個在戰場殺伐果斷的老軍人,什么事沒有經歷過
直面生死都是不帶眨眼,曾經被炮火炸,整個身子都爛了一半,還能堅持著不吭一聲,做完手術,沒休息幾天就又上戰場。從來都沒有掉過眼淚,如今看到范明華的那一剎那,這一位從長征過來的老紅軍,眼眶也帶了點濕意。
顧明建就直接多了。
他的感情非常的充沛,在知道當年有過一面之緣的年輕人,就是自己失散三十年的弟弟,就堅持要一起過來。
怎么也不肯在家里等。
在家里等算什么
能有親自過來見,顯得他對弟弟重視
他要是知道,當初過來找他的就是他親弟弟,又怎么可能放他走,那天就直接帶回家里去了。
也是他笨,明明弟弟跟二舅長得那么像,他卻沒往那上面想。
只以為這就是一個陌生人,是劉主編的朋友而已。
又哪里知道,這竟然是自己的親弟弟的。
直到現在想起來,他也覺得自己當時確實確實缺根筋。
如果早點知道,又哪里來這么多事
也難怪,當時媽媽敲著他的腦袋,說還好沒耽誤了事。
他還知道回家說。
“媽,別敲,會敲笨的。”當時顧明建捧著腦袋說。
老太太道“你還知道會敲笨你當時如果早點把這事告訴你爸和我,早就把人認出來了。你可知道你弟在鄉下過的是什么日子”
顧明建“什么日子”
他是真的不知道,以為就跟自己一樣,雖然不是爸媽的孩子,但他們是真心疼自己,把自己當親兒子。弟弟在鄉下日子過得苦些,沒城里舒服,那邊應該會善待吧
老太太卻道“你問問你爸。”
顧明建望向老爸,顧長春點頭“他自小就沒有上過學堂,五六五九六零那三年,還因為餓得不行,去翻樹根吃,翻地龍吃,差點餓死,長大后,要當兵,卻三次因為他養母要死要活,被征兵辦打回來。至于好幾次有機會進入廠里,被木匠師傅,被裁縫師傅,還有泥瓦匠及食堂師傅,看中想招為徒弟的事,多了,但最后都因為養父養母那邊的原因,全不成。”
這些資料,對于其他情報人員,或許需要一點時間,但對于公安系統的顧長春來說,卻沒那么難。
顧明建目眥盡裂“他養父母故意的”
老太太道“兒子,你終于覺察到不對了。”
顧明建氣得直想罵娘,最后像泄了氣的皮球,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
也難怪當時老爸調查出結果的時候,是那樣的生氣。
也難怪他二叔親爹顧長鳴,會氣到掏槍。
事情還得從三天前說起。
顧長春下手是極快。
從一開始的懷疑,到劉主編那里了解到范明華的情況,再入手調查,只用了三天不到的時間。
不,準確地說,只用了兩天一夜。
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他就開始連夜徹查了。
可以說,在這個沒有網絡互聯的時代,所有的檔案都是記錄在紙上,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把一個人調查得那么透徹,顧長春的調查速度是非常快的。
真不愧是省公安系統的一把手。
哪怕明家比他早一步得知消息,卻也沒有顧長春的動作快。
順縣就在他的管轄范圍內,要想得到一個人的信息,自然就比明家方便多了。
也正是因為隨著調查地深入,發現了范家對明華的虐待,還有試圖毀了他的一次次舉動。
也難怪顧長春能氣成這樣。
如果說那些挨餓的,五八年那三年自然災害,這個還好解釋,畢竟這三年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
但是后來呢
那些一次又一次阻撓工作的事,還有不讓他上學,就連范家女兒都上到了小學畢業,偏偏不讓兒子的明華上學,這就是故意了。
顧長春和妻子說起的時候,老太太氣得大罵范家不是人。
抹著淚道“這孩子吃了大苦了,我顧家的孩子,該如珠如寶長大,竟受這般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