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是誰不重要,他官職如何也不重要,他的出現,只是一個信號而已。
太子展現了自己想插手朝中事務的想法,暴露了一點點的野心,而朝臣們,也開始注意到他了。
不怕太子蠢,就怕太子沒野心。
哪怕三皇子那德行的,都有人支持他呢,更何況是這樣一個占著太子之位的活靶子呢。
朝臣認為太子這是想發展自己的勢力了,所以都持觀望態度,哪知道,那人進去跟太子殿下說了兩句話,然后就被太子殿下客客氣氣的請出去了。
后來他回了東宮,再后來,就傳出太子又病了的消息。
朝臣們“”
這是真病還是假病啊
是太子自己想病的,還是陛下讓他病的
太子閉門謝客,整天待在東宮是既不上課也不見人,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搞得外面的人心里怪難受的。
太子過了年,已經一十歲了,正常太子就該這時候出來講學,然后正式進入朝堂了。
而天壽帝明顯最喜愛的六皇子,也是即將議親的年紀,天壽帝一直沒提這事,搞不好就是想先弄個大的,把太子扯下來,然后再把六皇子換上去,用找太子妃的規格來給六皇子找媳婦。
反正不管天壽帝想法如何,最早今年,最晚明年,他都該有動作了。
而這時候,也是最適合朝臣們賭一把的時候。
是支持太子玩一把猛的,來個玄武門之變,搏一搏這從龍之功;還是支持六皇子,安安穩穩過渡皇權,必要的時候,替六皇子把太子鏟除了。
要說功勞,那肯定還是前者大,六皇子有他爹的支持,就是他最大的依仗,朝臣態度如何,他根本不關心,哪怕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忠心,他也可能覺得這都是理所當然的。
而太子就不一樣了,太子孤立無援,這時候不管誰過去,伸出一只手,那都是雪中送炭啊。
要論這倆人誰當皇帝更好一點,說實話,大家都不怎么抱希望。
看看前面那四個皇帝吧有一個正常的嗎六皇子雖然自幼跋扈,但說真的,他跟那四個皇帝比起來,還真不算什么。
至于太子,他現在倒是看著挺和和氣氣的,可誰知道他有沒有在這些年的壓抑當中變態呢無數歷史證明,越是這種看不出性格的皇帝,等上位以后,本性暴露的越快。
所以啊,大家都沒怎么想過是追隨明君還是追隨昏君的問題,他們想的,就是買大還是買小的問題。
買大,身家全都投進去,贏了,一本萬利,輸了,血本無歸,連命都沒了。
買小,適當投資,不論輸贏,日子都還是如今這個模樣,好不到哪去,也壞不到哪去。
有人認為富貴險中求,寧愿把命都投進去,也不想錯過這個好機會;也有人覺得,求穩最重要,自己拖家帶口的,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這段時間,凡是有點地位的,幾乎都在想這件事,
搞得大家精神都比之前萎靡了不少,而引起這一切的太子,正穩坐在東宮里,靜靜的看著孟昔昭給他寫的信。
孟昔昭的字跡在進步到一個水準之后,就穩定了,要是讓別人看,肯定會說,這字有形沒有骨,一看就是學識平庸之輩所書,不堪入目。
而讓太子看,他就一個想法,歪歪扭扭的,也很可愛。
面帶微笑的把這三頁紙看完,太子仔細的把信紙收起來,這時候,郁浮嵐走過來,在他耳邊說了幾句。
聽完,崔冶點點頭“知道了,備車吧,我現在就過去。”
郁浮嵐應了一聲,出去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