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冶“”
空氣一時安靜,緊跟著,便是兩人同時發出的,破功的笑聲。
*
當戰事塵埃落定的時候,在外征戰的將軍們便回來了。
軍中人士,難免有些吵鬧,而他們回來之后,吵的第一件事,就是軍功怎么算的問題。
皇宮是郁浮嵐帶人鎮壓下來的,但后面禁軍也沖了進來,貞安羅的去向,大家都不考慮,畢竟這人太重量級了,功勞肯定是要算在太子頭上的。
所以大家爭的,全都是貞安羅子女,還有南詔高官的從屬權。
孟昔昭在一旁聽著,也不插嘴,畢竟抓人打仗他都沒參與,他就是起了個內應的作用。
只是看著這個畫面,他總是會冒出一種想法來。
這群英勇無敵的大將軍和打家劫舍后坐地分贓的土匪也沒什么
區別啊。
詹不休是打開城門的人,功勞也數一數二,而且他打開城門之后,繼續沖鋒陷陣,一人就撕開了南詔駐軍的豁口,后來,他還追出去,找到了藏匿起來的兩個南詔親王。
這倆親王是貞安羅的兄弟,偷了南詔皇室的鎮國之寶,準備逃出去,不管貞安羅了,自立門戶。
這林林總總加一起,孟昔昭估摸著,回去以后,他怎么也能封個某某衛將軍了。
本朝有衛府制,沿襲隋唐,規模最大的時候有十六衛,不過天壽帝他爹不喜歡打打殺殺,把這個規矩改了,如今只有十二衛,而且不再是實打實的權官,實際上就是個封號,領了封號,還是要出去帶兵的。
但是,如果能當上某某衛將軍,那詹不休就邁入了四品的官階,不管從四還是正四,天壽帝都得給他賜府邸,讓他回內城居住了。
當年踩詹家一腳的人可不少,看見詹家又搬了回來,而且還這么大張旗鼓,估計這些人的臉都能綠了。
想到那個畫面,孟昔昭笑的特別開心。
聽膩了,孟昔昭不打算再奉陪下去,他走出大門,找個侍衛帶路,然后去看那傳說中的鎮國之寶了。
中原的鎮國之寶是和氏璧,就是后來做了始皇玉璽的那東西,但和氏璧已經丟了幾百年了,怕是再也找不回來了。
孟昔昭興沖沖去觀看別人家的鎮國之寶,等到了以后,才發現,南詔的鎮國之寶連塊玉都算不上,只是一塊長得挺漂亮的石頭,而石頭上,還有細細的紋路。
一問才得知,這是南詔國師在兩百多年前得到的天石,據說這石頭有奇異的功效,和石頭待久了,人會變得更精神。
而這石頭上的紋路,南詔國師也認為,應當是文字,只有真正受巫神喜愛的孩子,才能看懂上面寫的什么。
孟昔昭“”
一塊破隕石,還整出封建迷信了。
估計是這石頭上面有什么輻射,才會讓人感到精神翻倍。
但輻射就是輻射,精神是翻倍了,誰知道會不會有別的副作用呢。
孟昔昭頓時離這石頭遠了點,瞇著眼,他看向石頭上的紋路,是有點像文字,還是甲骨文那種特別抽象的文字。
唔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