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看著他的眼神更奇怪了“你帶表妹來會你的朋友”
孟昔昭“”
別用這種拉皮條一般的眼神看著我。
我是個好人
孟昔昭不想跟李平解釋,干脆出門去找謝原了,等他走了,孟嬌嬌和李平對視一眼,孟嬌嬌對他笑了笑“大表哥,我聽說二表哥高升了,恭喜呀,什么時候把他叫出來,咱們兄弟姐妹,一同慶祝一番”
說起自己弟弟,李平神色也緩和了不少,他同樣笑起來“二郎才升了太仆寺丞,一個小小七品官,有什么可慶祝的,倒是昔昭表弟,一躍成了應天府尹,爹和祖父可歡喜得緊呢。”
這話是真的,世子爺本來就喜歡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而老國公,他年輕時候確實不咋樣,可年紀上來之后,沒什么可做的事了,就開始關心自己的兒女。再加上,他的兒女還不錯,反正跟別人家的紈绔子弟比起來,可是強太多了,即使孟夫人每次回娘家,都跟太后駕到似的,至少她常回來呀,對他這個不怎么合格的爹,也是念著一些舊情的。
在書中,國公府原本的結局是,庶子搗亂,世子遭殃,世子全家被流放江州,老國公活活氣死,續娶的國公夫人一夜之間老了十歲,國公夫人自己沒孩子,原本世子對她還算可以,至少給了她繼母的臉面,而那小人得志的庶子,親娘還活著,于是就把她當成了眼中釘肉中刺。
庶子襲爵,由于國公府犯了錯,國公直接被連削兩級,變成縣公,就這,那個庶子也高興得很,畢竟世子爺還在的話,他連這縣公的爵位都撈不到。
就這樣,從越朝開始,榮耀了七代的李家,徹底敗下去了。
孟昔昭知道這些過程,但對吳國公府,他從沒有提醒過。
主要是因為沒必要,只要參政府好好的,世子爺就不可能心神大亂,露出破綻來,那庶子也不可能什么事都沒發生,就準備背刺世子爺,
畢竟孟夫人還在呢,他也是在孟夫人的淫威之下長大的,對孟夫人怕得很。
就像如今,那庶子老老實實待在國公府,天天就一件事,盼著老國公身體硬朗點,再多活幾年,這樣他還能多蹭一段時間國公之子的名聲,不然的話,等老國公一沒,世子襲爵了,他就得跟其他的哥哥弟弟一起,被掃地出門了。
老國公也不可能像書里那樣被活活氣死了,尤其是在李淮顯露出一些做官的才能之后,他都要高興壞了,本以為孫輩沒一個拿得出手的,好基因都被閨女帶到孟家去了,誰知道,歹竹出歹筍,歹筍長著長著,竟然自己變異了
說起來,李淮升官,還是托了孟昔昭的福,當初孟昔昭找他要工匠,因此研制出了黑火藥,大軍對這類東西的需求迅速增加,再加上新的煉鋼法出現,幾乎整個軍器監就沒有閑著的時候。當初那些人,是李淮送給孟昔昭的,等孟昔昭從匈奴回來以后,這些人又被天壽帝要回來了,繼續待在軍器監里,發光發熱,他們惦記著孟昔昭的好,知道李淮是他表哥,愛屋及烏,自然也就對他格外熱情。
有什么新發明,先給他過目,有什么問題,也先找他解決。
李淮也是差不多的心情,雖說他其實并不喜歡這么忙,可這些人曾經都是表弟的屬下,他得幫忙護著點,于是,雙向奔赴就出現了。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忙碌之后,連李淮自己都沒注意到,他竟然是軍器監里表現最好的,還因為主動給工匠材料,促成了大炮的改良,這功勞報上去之后,吏部按規矩辦事,就給他升成了如今的太仆寺丞。
以前是軍器監丞,如今是太仆寺丞,就是部門不一樣了,具體職能還是差不多的。
在軍器監時,他負責看守打造的軍器,到了太仆寺,他負責看守養育的馬匹。
太仆寺也是九寺之一,具體的作用就是幫皇帝養車馬,當然了,皇帝一人能用多少車馬,所以他們還負責娘娘們的、皇子們的、以及殿前司部分高官的。
除了車馬,其他交通工具也歸他們管,比如牛、驢、駱駝、大象
是的,太仆寺有大象,每年到了佛教節日的時候,都會被拉出來,讓大家仰著頭,震驚一番。
李淮被調過來的時候,恰好是從匈奴買的那批馬,被牽回來的時候。
上等馬全部留在太仆寺,上等牛和上等羊也是,孟昔昭舌戰匈奴人,給大齊撿了好大的便宜,可太仆寺的人就慘了,這些年都沒這么忙過。
尤其是這里面,還有兩匹馬中大爺,汗血寶馬。
這兩位大爺,再加上去年匈奴左賢王送來的那一位,三位大爺,在馬廄當中的吃住比人都好,而且動不動就給人尥蹶子,今天不適應熱天,中暑了,明天不適應新草料,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