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府中。
孟夫人查看著剛剛書寫完畢的請柬,吹了吹上面未干的墨跡,然后輕輕嘆一口氣“這天底下哪有還未成家,便自立門戶的道理啊。”
孟昔昭“”
覷一眼神色自然,仿佛只是在自言自語的孟夫人,干脆,他也裝出一副根本沒聽懂的意思來,“以前沒有,如今這不是有了嗎你兒子開創了一個先河,阿娘,你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呀。”
孟夫人“”
我高興個頭。
可她也不敢說的直白了,上回她先斬后奏,雷厲風行,倒是不錯,然而孟昔昭得知之后,為了不娶妻,竟跑到隆興府那等偏僻地方去了,還因此被南詔人擄走,差一點就丟了性命。
罷了罷了,可不敢再逼了。
其實如今這世道,成親的年齡,也沒有規劃的那么死板。
二十多歲還沒娶妻的人,大有人在,只不過,這一類人多數是販夫走卒,軍漢工匠,總之都是底層人民,吃了上頓沒下頓,生活漂泊多于穩定,所以別說二十多歲沒成親了,一輩子不成親的,也不少見。
王公貴族不用為生活奔波,而且還要承擔延續宗族的責任,自然是一到年齡,全家都跟著一起著急。
可孟家,又不是特別標準的王公貴族之家。
他家人少,起步晚,他爹一直在應天府打拼,對老家的人沒什么感情,也就是前幾年祖父去世的時候,他扶棺回鄉,看了看老家的親人們,但也沒看太久,只停留了十幾天,看著自己爹下葬,孟舊玉就馬不停蹄的回來了。
在如今,孟舊玉這表現,叫不孝不悌,冷漠無情。
但孟舊玉不這么想,孝悌有什么用他爹都死了,他是他爹娘養大的,又沒吃過宗族的一粒米,憑什么非要求他聽族里的話,再說了,按規矩,他要守孝三年,才能回去繼續當官。這些人心中有沒有數啊如今難道還是什么太平盛世嗎別說走三年了,就是走三個月,等他再回去,朝里就已經沒他位置了
甘太師他娘過世的時候,甘家一干人等在靈堂前哭得肝腸寸斷,看著倒是個忠孝之家,結果呢甘太師哭著跟皇帝求了恩典,免除他家十幾口人的守孝,上到一品太師,下到八品監丞,愣是全部厚著臉皮留下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因為有甘家在前面頂著,也沒人敢說孟舊玉這樣做有什么不對,畢竟真論起來,孟舊玉還算好的,至少他把自己爹送回故土了,而甘老夫人,可是在應天府停靈兩年,才終于被抽空出來的親孫子送回了老家。
古人一向認為,禮崩樂壞是天下大亂的征兆,當然,如今還沒到那個地步,但它確實給了孟昔昭一些便利,連親爹在前途面前,都可以靈活著來,那他這個當兒子的,自然也可以晚成婚、或者不成婚,只一心專注在做官上面。
最起碼孟舊玉對孟昔昭不愿成婚這一點上,是保持棄權態度的,他如今滿腦子都是太子這條船到
底靠不靠譜,哪有時間思考孟昔昭的婚姻大事。
爹不在乎,娘如今也不管了,孟昔昭樂得輕松,轉頭,就安排起了自己妹妹的婚姻大事。
十日之期已到,謝原早早就來到了不尋天,因是孟昔昭邀請他,他還特意換了常服,坐在雅間里,面若美玉,氣質溫雅,主人不到,他便耐心的等著,不論有人沒人,都是一個樣子。
謝原以為自己來的夠早了,絕不會讓孟昔昭等他,但他不知道,就在他進來的片刻之前,孟昔昭和孟嬌嬌剛撩開門簾,如今凳子都沒坐熱呢。
聽說謝原已經到了,這兩人均吃了一驚,“這么快”
來匯報的丫鬟點點頭。
這倆人好歹是李平的親表弟和親表妹,他倆來了,李平自然要作陪,聞言,他疑惑的看著他們誰來的這么快,昔昭表弟,我以為你是帶表妹來吃飯的,怎么,你們還約了別人”
孟昔昭“”
他模糊的回答“啊,約了一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