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冶完全沒有被打探隱私的冒犯之感,他還落落大方的對孟昔昭微笑“你猜。”
孟昔昭“”
有種不好的預感,他還是別猜了。
打開密信,孟昔昭發現上面只有兩句話。
公主掌權,新帝已立,求和。
孟昔昭的眉毛自動就揚了起來。
南詔保守派無比頑固,羅薩花逃難到他們那里去,雖說受到了最高規模的接待,可在大事上,人家根本不聽她的,她只能靠著自己帶來的那些對她忠心耿耿的南詔士兵上下活動。
如今過去三個月,她終于把保守派壓下去了,可她最終還是沒有雷厲風行的勇氣,在自己登基和扶持一個小皇帝當中,她選了后者。
南詔皇室都被崔冶一鍋端了,除了羅薩花,剩下的有一個算一個,正在應天府當中享受俘虜待遇,羅薩花能從那邊扒拉出這么一個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也真是不容易,新帝怕是已經跟她出五服了吧。
這些也都不重要,那是南詔的內部事務,如今他們的國土就剩下一小條,當真是夾縫當中生存,附近的任何一個國家,只要起了心思,他們的生活立刻就會變得更加艱難。
羅薩花足夠冷靜,她連國仇家恨都能忍,控制住南詔以后,她選擇對齊國求和,也在孟昔昭的意料之內。
至于她是準備接受齊國的條件,花錢把貞安羅贖回去,還是不贖,花一部分的錢,買齊國暫時不對他們趕盡殺絕,那都跟孟昔昭沒關系,孟昔
昭盯著這張紙條,腦中唯一的念頭是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南詔投降求和,大軍就不必再東征西討,也就是說,他們要回來了。
抿著唇,輕輕一笑,抬起頭來,孟昔昭當著崔冶的面,把這封密信放在蠟燭上燒了,然后,他轉過頭,對崔冶說道“真應該讓我大哥來看看,有你在,他還做搜集眾臣情報做什么,根本就是毫無用武之地啊。”
崔冶“話不能這樣說,往后,我在暗處,大哥在明處,各有各的方便。”
孟昔昭“”
這是崔冶第二回順著孟昔昭的說法,稱呼他的家人了。
孟昔昭忍不住看了他一眼“還沒到那份上呢,你改口也改的太順溜了。”
崔冶嘆息“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了,這話自己就說出來了,我控制不住自己。”
孟昔昭“”
無恥。
*
崔冶的情報固然是快,但也就是比旁人快幾天,沒過多久,南詔政變,公主挾天子以令寨主的事,就傳到了朝堂上。
霎時間,朝堂上一片鄙夷之色,所有人都在嘲諷南詔氣數已盡,竟然讓公主奪權,行那牝雞司晨的事,真真是沒救了。
孟昔昭混在人堆里,不說話,也不看他們。
不然的話,他怕自己一看他們,就忍不住對他們開炮了。
換了你們這群窩囊廢,在國破家亡的情況下,還不知道死在哪條河邊呢,羅薩花的確有她的短板和缺陷,但你們加起來,都不如她一個。
這朝上的沒什么意思,對于南詔的事,他一個應天府尹,也插不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