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問題俞貴妃笑了笑
“這樣做,自然是有原因的。”
可原因,她卻不愿意說了。
她母親唯獨她一個女兒,沒有親生兒子,即便是正房夫人,日子過得也不那么順心,好在外祖父權傾朝野,讓家里那些人不敢亂來。
母親也看中了這一點,往常并不拘著她待在府中,而是讓她經常往越府上去走動。
走動的多了,感情自然也深了,幼時外祖父還手把手的教導過她一陣子,所以對外祖父,她也有幾分了解。
越凌峰不算世家子,但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吃穿不愁。
既然是讀書人,又沒什么生活重擔,入朝為官一開始自然也是抱著造福黎民百姓的心態。
最后為什么變成這樣了呢
他足夠聰明,很得先帝信重,加官進爵自然也快。
這樣人物當然人人都想要拉攏靠近,而伴隨著位置越來越高,知道孤臣難做的越凌峰也并不打算拒絕。
他們抱團,人數越來越多,形成了朋黨,越做越大,那時候多么意氣風發啊。
可惜一旦人數多了,就亂了,一旦攤子大了,便有顧不過來的地方。
等越凌峰反應過來,江東的鹿江堤壩已經快要抵擋不住連綿的暴雨。
每年朝堂都有撥款維修提拔,甚至會周期性派人維護,但給出去的那些錢,派出去的那些人眾所周知,那是肥差啊。
堤壩撐不住了,他也該做出選擇了。
要么揭發,要么遮掩。
江東算是他的老家,官場二分之二的官員都是他的人。
若是揭發,他元氣大傷不說,以后便再無威信,無法服眾,更無法在朝堂上立足,何況還有越發強大的陛下在虎視眈眈。
越凌峰不能倒下。
他背后的勢力不允許他倒下。
他的家族親朋也不允許他倒下。
只是可惜,他遮掩的計劃失敗了,畢竟那么大個攤子,瞞的分毫不露也不太可能。
因而,現在要做的,只有切割,棄車保帥。
還要快準狠,且絕對干凈利索。
俞貴妃閉了閉眼。
外祖父說恨她不是男兒身,她也挺恨的,為什么一出身,男女性別就決定了那么多
撇開這點不提
“人都解決好了嗎”
“娘娘放心,奴婢從未出過差錯。”
“本宮是信你的,后續的處理,也交給你了。”
“是”
死了。
涉及禮王府邸的人,都死了。
不管是宮中帶禮王世子入宮的,還是按照安和說的那樣,鼓動安和出手幫忙的,都死了個干干凈凈。
皇帝也不意外。
既然背后的人做了周全的計劃,明面上自然不可能留下漏洞。
但俞貴妃那邊都是小事,比起這個
“母后打算如何處理安和”
說是如何處理,不如說是如何保住。
太后不會真以為這件事就這樣了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