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太后如今好像一切事情都以皇帝為主,十分配合。
但當時壽宴上,有人幫太后說話,說話的還不是宗親和楊家,而是正兒八經的官員就知道。
太后與前朝的聯系,即便不如以往,但還是有的。
身為皇帝,當然看不慣此事。
合作
之前他可以與太后合作,但現在,他胃口大了,不行。
太后又驚又怒,又怨又恨。
驚怒是皇帝如今還盯著她,明明她都如此配合了。
怨恨則是安和,即便那是她的女兒,但對權力的向往和追逐,也是太后無法放棄的一部分。
如今要在這二者之間做出取舍,一時半會,太后自然做不出決定。
皇帝也沒逼著她。
這種時候越是緊迫逼人,越是容易弄巧成拙。
雙方都在等待對方的選擇。
可是流言卻在發酵。時間長了,皇帝也聽聞了些風言風語,心情當然不是很好。
而這一切都和陸云纓無關。
她還是有些小民思想,不管怎么樣,那些受災的災民的的確確拿到好處了。
這么多達官貴人捐錢捐物,再加上之前江東事情鬧的極大,即便有人想對這批捐款動手,怕也沒那么容易。
不論俞貴妃出自什么目的,結果上的的確確是有利于那些百姓的。
況且現代社會占據道德的制高點才重要,因為輿論是有力量的。
至于古代,名聲也有那么點作用,卻不太多。
陸云纓這個時候倒是與俞貴妃想法一樣了。
不說多的,看看那些喜歡撞柱子的言官忠臣,他們嘴里的仁義道理若真這么有用,也沒那么多不平事了。
再往下數數,那些世家大族、外戚官宦,做的骯臟事情難道就少了背后有人不一樣吃香喝辣的
這也是陸云纓不著急的原因之一,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況且皇帝都沒出手制止,輪得到她操心
不過皇帝的的確確為那些流言不高興,以至于每次來晴雨閣,看到陸云纓時都是陰沉著臉,脾氣也有些易燃易爆。
時間長了,就算是陸云纓也有點受不了,想著要不要開解開解。
而今天陸云纓從長樂宮請安后,回來的路上就有點想要嘆氣。
剛剛在長樂宮里,聽皇后話語里頗有些要向俞貴妃妥協了含義。
皇后的確不容易。
皇帝威嚴與日俱增,沒人敢惹,俞貴妃捐款又是替太后捐的,名義上也指摘不了,因此壓力全都抗在了皇后身上。
就算她清楚這是個圈套,真的捐款了于她的名聲也沒有好處。
還是不得不這樣做。
不然貴妃都如此識大體,她這個皇后反而不如貴妃了。
皇后將自己的位置看的極重,又和皇帝不一樣,極為重視自己的名聲,最先撐不住是能理解
的。
能理解是能理解。
就是陸云纓不太想俞貴妃得逞。
況且若是這般,怕不能如皇帝的意了。
陸云纓剛剛才想到皇帝呢,回晴雨閣后,便撞上了他。
皇帝應該剛剛探望完兩個孩子了,撞見陛下的時候,正巧看到他從后面回來。
兩人在正廳前遇到,皇帝臉上的陰沉,并不掩蓋。
沉默著,兩人一前一后進入正廳,坐在榻上,炭火燒的足,屋子里暖融融的,卻暖不了皇帝陰晴不定的臉。
“愛妃日子倒是過得清閑。”
從茶幾上拿下一顆橘子,皇帝只是拿在手上把玩,并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