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分不情分的,也要確定是本宮做的陛下才能決定,若是抓不到呢”
“孩子生下來了,還有誰會去關注區區一個御女,到時候出了事,本宮會好生養著那孩子,也算全了一場緣分。”
“更何況,生母若是不死,本宮這個嫡母又算什么”
見皇后下定了決心,碧螺到底不敢再勸,只能暫且退下去應付袁御女那邊。
直到身邊人都離開,皇后挺的筆直的背脊這才倏然松下,微微佝這背看向不遠處,放在梳臺上的銅鏡中映照出她模糊的臉龐,不用細看,皇后都知道自己臉上此刻的表情。
怨恨,疲憊,憔悴怎么會變成現在的樣子呢
宮中有她這個皇后,卻又有一個生母、養母非她的太子。
而那位太子的母妃,還是一位寵妃,陛下暫時冷落又如何只要太子還是太子,婧妃便永遠不會倒下,她,便永遠是笑話。
“啪”
銅鏡被摔在地上,光滑的鏡面被撞凹進去一塊,登出映照出一張扭曲的人臉來。
又過了幾日,關于北狄是打是和,朝堂上總算有了定論。
北狄皇帝如今年邁,皇子公主眾多,單單是成年的便有三位。
若說大臨這邊的窘境是皇帝后繼無人,那么北狄繼承人位置的爭奪,對于北狄來說,也是一樁麻煩事。
襲擊大臨邊境的是北狄大皇子勢力的一支,對大臨,這位大皇子向來也是主戰派。
在他看來,大臨先是皇帝年幼,權臣當道,又是大災,而后便
是內亂如今想必國內空虛,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時候。
而二皇子的想法則不一樣,想要趁火打劫,他們最先要沖破武家軍的防線。而武家軍可不是好對付的,況且大臨內部如何也沒虧了武家軍的補給,不如再等等看。
兩方人為此吵的是不可開交,寸步不讓,至于三皇子是個樣子貨,文治武功暫時不比上前面的兩位哥哥,不足為懼。
吵到最后,北狄老皇帝乏了,大皇子二皇子這才不得不低頭,暫且“握手言和”。
而這次的北狄使臣一行,便是兩位皇子妥協的產物。
來商議重開邊境,可不是議和
但又要求和親公主,便是另一種輕蔑又大膽的試探了。
只是兩國交戰涉及太多,即便看出北狄的狼子野心,大臨也不可貿貿然開戰。
因而只是提高了武涉麓對北狄反擊力度,至于真正的決定,到底是要熬一熬的。
眼見著前面總算消停下來,早有準備的后妃們便又等著皇帝去應付。
沉浸在朝事中,反映過來的時候,難免覺得時間過得快,見眼前這形形色色涌上來的妃嬪以及妃嬪送來的滋補品,皇帝捏了捏鼻梁,應付起來稍微有些傷腦筋。
其實對于男女之事,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壓抑太久,他也沒那么喜歡。
更何況那些妃嬪,更多的是太后選進來的,后面那些或許是為了為皇室開枝散葉,至于前面那些,更多地便是為了朝堂平衡考慮。
所以感情,那是真沒幾分,便只剩下些許情分。
在他處于疲憊勞累的時候還湊上來,那點情分還真壓不住皇帝心中的火氣,因此一一噴了回去。
而噴了一圈,皇帝卻突然發現
“婧妃呢她沒派人過來”
妃嬪邀寵親自過來,那還真是舍了大臉了,大多是派大宮女送些東西,傳些話來。
更何況太清宮這地方,無事這些妃嬪也允許過來。
不過婧妃不一樣,她有一雙兒女,即便是沒有兒女,她之前來的次數也不算少,后續有了兒女,皇帝經常召見兩個孩子,她身為孩子母妃,順便過來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但沒有,一次都沒有。
慶喜公公知道其中內情,想到不久前陛下似乎暗暗生婧妃娘娘的氣,即便是他這種身邊人,也不知道兩人到底是什么情況。
所以倒是不好開口,更不好勸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