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見皇帝問話,那語氣讓他都有些惴惴。
“婧妃娘娘怕是擔心打擾了陛下清凈。”
“畢竟陛下最近忙碌是前朝后宮都知道的事。”
“清凈她何時這般乖巧聽話了”
皇帝忍不住陰陽怪氣了一句,隨后又道
“若是真關心朕,人不來,那些滋補的湯湯水水也沒見她送啊。”
突然一個念頭出現在皇帝心中。
他們二人之間,婧妃其實十分主動,他大部分
時候是覺得婧妃的行為舉止頗合胃口,順勢而為。
而如今,婧妃不主動了他知道宮中有些妃子,有了孩子便一心撲倒孩子身上去,畢竟皇宮母子關系最為牢固可靠,所以婧妃如今也是這樣
理智上是能理解,可感情上
“太后娘娘駕到”
太后怎么來了
皇帝下意識這般想,也順勢皺起眉頭,隨后意識到自己態度不對,很快站起身,露出一抹笑,去外面迎接太后。
既然兩人達成了協議,在太后安分守己的情況下,他也不是那等之翻臉不認賬之人,自然會把太后好好地供起來。
“母后怎么來了,若是有什么事情,直接派人來吩咐一聲便成,何必勞煩母后跑這一趟”
太后從殿外進來,見皇帝表情輕松,略微松了口氣。
來的路上遇見被皇帝訓斥走的宮妃,她還有些忐忑呢。
現在看來,情況也沒她想的那般糟糕。
“無事便不能來了”
“哀家聽說皇帝為國事操勞,頗為擔心。雖然這是好事,可政務又如何處理的完皇帝還是多顧著點自己的身體為好。”
“這倒是朕的不是,勞母后操心了。”
這也是場面話罷了,雙方都知道太后專門過來,定然不會是為了這么一句叮囑。
果然,太后也沒有拖延太久。
宮內關于楊妃和皇后爭撫養權的事都傳的沸沸揚揚,若不是皇帝之前一直為國事操勞,她早就該過來了。
聽太后提起楊妃,皇帝也隱隱約約記起后宮的傳聞。
畢竟這事鬧得大,慶喜自然是會如實告知皇帝的。
只是太后這次來,是為了給楊妃爭撫養權
這個想法猛一出現,就聽太后直接承認了。
“楊家如今也沒個數得著的人出來撐門庭,不過楊家本就是市井出身,到如今這等衣食無憂的地步,稱得上改換門庭,哀家也算對得起楊家的列祖列宗。”
“但是楊妃不一樣,好歹她是哀家帶進宮來的,這么多年伺候哀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哀家也不忍心看她在宮中孤獨終老,若是有孩子養在身邊,有個盼頭總是好的。”
“不過陛下放心,哀家絕不讓陛下為難,袁御女若是生了位公主,哀家便厚著臉皮替陛下要了,若是位皇子,楊家那點子底蘊,也是養不出一位皇子的,陛下便當哀家今日什么都沒說過。”
太后這話說得直接,讓皇帝勉強升起些許好感。
如今有了太子和大公主,對于其他子嗣,皇帝雖然也期盼,但確實和第一個孩子出時的感覺不太一樣了。
更何況太子和大公主還是他親自教養過數月的,感情和其他孩子不同。
只是區別是區別,那些孩子到底也是他的血脈,他們被當做宮妃爭權奪利的籌碼,皇帝依舊會不高興。
就算他知道不可避免。
所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