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沒笑,丟出之前做好的紙團,“抓鬮吧。”
車主任和常副主任都讓他先抓,他也沒客氣,隨便撿了一個,打開,眉頭微蹙,“槽子糕。”
上來就是個夏芍沒做過的,常副主任看了夏芍一眼,起身去找做槽子糕的模具,“我記得師父這臨時車間就有。”
葉大勇對這里顯然比他熟,見他一時沒找到,從案板下面翻出十來個模子。
常副主任也就拍拍手,坐了回去,和老羅跟車主任一起看著他們,示意他們可以開始了。
葉大勇跟他那個班員顯然對這套流程很熟悉,直接稱了雞蛋,開始打發。
做過蛋糕的都知道,做蛋糕的第一步就是打發雞蛋,和面機要開了最大的轉速打發上半個小時,才可以加上面粉和白糖,改成平時和面的慢檔繼續攪拌。
夏芍動手最晚,先檢查了工作服和帽子穿戴得是否妥當,才開始制作。
然后常副主任和車主任就見識到了什么叫人體秤,不管是雞蛋、面粉還是白糖,夏芍隨手一稱,分量都是剛剛好,過秤完全就是過給他們看的。
打發的過程中她還將模具一一清洗過,在里面刷上油,放在烤爐上烤熟。
這樣處理過的模具不會沾面,槽子糕烤出來,涼透了一倒就行,不會有任何一點破損。
常副主任一看就知道這是做過的,有些意外。
車主任也有些意外,但想想面包班跟槽子糕班挨著,常串門的話,知道也不是太奇怪。
很快面和完,幾人拿著面糊在模具里點好,設置時間,上爐。夏芍竟然不比任何人慢,因為稱重省了時間,后面點面糊又點的準,還比葉大勇手下那名班員快一些。
至于味道,配比、火候都是一樣的,味道能差多少
第二個紙團是車主任抽的,紙團一拆開,他眉毛也皺了起來,“紅蝦酥。”
“紅蝦酥”常副主任也湊頭看了一眼,沒想到老羅會寫這個。
更沒想到的是夏芍竟然做出來了,一共十八只紅蝦酥躺在盤子里,連盤起的角度都一模一樣。捏起一個一咬,蝦酥卷起的身體“咔擦”斷裂,落在舌尖上又香又脆。
葉大勇也做出來了,但色素的量沒控制好,顏色太淺了點,蝦酥的火候也有些大。
他那個班員則是一點不會,干脆沒做,“堅決不浪費社會主義的糧食”
常副主任捏著夏芍那半塊蝦酥,“師父你這也太偏心了吧我跟老車都沒教,全教給她了。”
紅蝦酥太酥脆,容易斷,一斷形狀就不好看了,不方便遠途運輸,車間很少做,老羅也就沒教給幾個徒弟。見車主任也望了過來,他虎了臉,“我哪教過她就是那時候跟紅香縣打擂臺,讓她跟小葉幫著做過一次,不信你們問小葉。”
“只見過一次就能會”兩人還是覺得不可置信。
不過葉大勇這人最是耿直,不可能說謊,再不可置信也是事實。
誰也沒想到兩輪下來,做的還全都不是夏芍擅長的面包和月餅,夏芍竟然占了上風。
最后輪到常副主任抽紙團,他抽出來一看愣了下,遞給車主任,車主任一看也愣了。
見兩人都不說話,老羅問了句“是什么”
車主任這才把紙條拿給他看,上面只有兩個字“桃酥”。
葉大勇專門出去學習過平時也每天都在做而夏芍碰都沒碰過的桃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