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張紙上全畫著總控制臺,開哪個關哪個一目了然,需要的速度也標得一清二楚。
貼在最前面的就是槽子糕和棗糕,再往下還有面包、餅干和數種月餅。像酥皮月餅這種需要烤兩面的,兩面的火候都畫得一清二楚,只要不傻都能照著用。
有這個,那還真不用費勁吧啦講什么了。
只是沒想到這么多用火檔位,她竟然全記在腦子里,她又不是專門負責烤爐的。
吳班長忍不住看了夏芍一眼,高玉蓮也把嘴閉上,不說話了。
夏芍把紙貼完,拍拍手,“還有什么不懂的,你們盡管問。”
這飯都喂到嘴里了,還有什么不懂的就算不識字,圖總會看吧
都沒耽誤多少時間,槽子糕班就開始生產了,照著圖烤出來的火候剛剛好。
車主任過來看了眼,點點頭,干脆叫其他幾個班也過來抄了一份。這樣不管開始打月餅的時候各班新烤爐適應得怎么樣了,依葫蘆畫瓢,總不會影響生產。
看到幾個班都貼上了夏芍版速成手冊,車主任不由跟老羅感慨,“手底下有個能干的真省事。”
“知道省事兒了吧”老羅比自己被夸了還得意,“這種年輕人,就應該多給他們機會。”
說著又有些氣,“廠里那幾個當領導的非說她年齡小,轉正才不到一年,讓她先磨練個年再說。不然早把她提上來當班長了,哪還用老溫幫她占位置”
其實照老羅的意思,其他都不說,光一個宮廷酥的配方就夠夏芍升值了。
廠里這幾個月的效益都不錯,等大家適應了新烤爐,產量提上來,眼見著還能更好。這市里年底表彰,肯定少不了他們食品廠,怎么就連個班長都不舍得給
“再等等吧。”車主任安慰師父,“以她的天賦,說不定還能立功。”
“也只能先這樣了。”老羅嘆氣。
很多時候他們這些直面生產的,跟上面那些當官的,想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夏芍倒不知道這些內情,她只是學著69年才出版的赤腳醫生手冊,做了個烤爐速成手冊。
等面包班也開始裝新
烤爐了,她和陳寄北去看了第一處房子。
之前倒不是沒打聽到,只不過多是廂房,兩人一聽條件,連看都沒去看。
這個還是何嬸兒介紹的,何嬸兒不上班,親自來陪他們看房子,還端了一盆自家院子里的當地小櫻桃,“有點酸,不過吃著味兒還行,你們嘗嘗。”
夏芍笑著跟她道謝,陳寄北把盆接了過去。
何嬸兒就說起房子的情況,說是獨門獨院,快五十平的大兩間,就是離你倆單位有點遠。不過寄北有自行車,遠也遠不到哪去,頂多多走個七八分鐘。”
夏芍現在和孫清一起住這三間房是六十多平,獨門獨院,快五十平的話也能夠住。
沒想到走著走著,路越來越眼熟,最后何嬸兒帶他們穿過百貨一商店,到了后面的住宅區。
夏芍忍不住看了陳寄北一眼,剛好陳寄北也在看她,還抬眸望了眼不遠處的樓梯窗。
當初他們就是在那里看到的李寶生和王小春,陳寄北還問她怎么不給自己倒水,怎么不叫自己寄北哥。可惜她滿腦子都是要不要告訴程文華,根本沒注意。
夏芍朝陳寄北靠近一步,拿手擋著嘴,“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寄北哥嗎”
陳寄北一偏頭,就看到她滿臉揶揄,臉色微微一滯,示意她看前面,“到了。”
的確到了,巧得很,還剛好是王小春家隔壁。
就是地方遠沒有那人跟何嬸兒說的大,何嬸兒一進院就開始蹙眉,看完出來更是道“不是說有快五十平嗎我看連四十平都沒有,這也太小了。”
夏芍也覺得太小了,小屋除了炕,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