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家還是頭一次在京城這么北的地方過冬,需要籌備的東西格外多,冬衣,炭火,冬儲菜等等,都需要杜珍娘提前規劃,不管要規劃自家的,還要順手把沈潭家和王凝香一起算好數量。
杜珍娘給冬衣多絮了一層棉花,又提前買了兩大車的炭火,堆放在院角里,本來以為這樣就足夠了,沒想到隔街的鄰居提醒說,至少還要再買兩車才夠用。
“炭火最近也漲價了,早點存些,還有白菜和胡蘿卜,反正你就一筐筐買吧,左右是放不壞的東西。”鄰居這么說的。
杜珍娘聽了哪兒還坐得住,立刻又發動全家人去集市上采購這些過冬物資。
一想到一整個冬天只能吃這些,沈知瀾哪兒還坐得住,立刻提醒道,“娘,記得再買點綠豆花生和大豆,可以發豆芽和做豆腐吃,換換口味。”
“還有,買點橘子梨子,不讓大冬天什么都吃不上。”
杜珍娘一聽有理,又把這些列在清單上,省的忘了。
正計劃著該添置點什么時,沈齊提著一個小包袱進來了,神神秘秘的說,“瞧,我帶什么回來了”
“什么呀”沈知汝特別捧場的問。
“我兩個月的俸祿,總算是發到手了”沈齊舉起包裹,興奮的說。
發工資了也難怪他這么高興,全家人都圍了過來,等待著沈齊打開包裹,剛花掉一大筆錢,正等著回血,沈齊的俸祿不亞于及時雨。
沈齊在宗人府當值,品級是九品,按照律例,一年的俸祿是30兩,并米30石,已經不算少,只是發放不及時,好幾個月累積著發,要不是有點家底,九品小官養家還挺麻煩。
折合兩個月俸祿,便是5兩銀,米5石,包袱里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裝了什么好東西。
四雙眼睛齊齊望著包裹,沈齊也不遲疑當即揭開,結果只有一陣異香飄過,并一塊小巧的銀錠子滾了兩圈。
沈知瀾把銀錠捏在手里,遲疑說“爹,這里只有一兩吧”他雖然對重量不敏感,但也不至于分不清一兩和五兩啊。
“這一包是什么東西”沈知汝揭開散發香味的小荷包,味道更濃了,黑色的小顆粒滾了出來。
原來是胡椒小半包胡椒。
“這,怎么沒有發俸祿呢”杜珍娘眼神示意,莫不是沈齊得罪了上峰上峰故意使出這樣的下馬威來
沈齊正在暗自懊惱,他從賬房處支取到俸祿后,壓根沒看拿上就走,還暗自欣喜包袱里鼓鼓的,卻不曾想被人擺了一道。
“我去找賬房”
“去什么去
如果對方真的掉包,無憑無據的,誰會認吶”杜珍娘攔住他,“認了吧,下次小心就是。”
沈知瀾捏著那一小包胡椒,聞了又聞,香味很正,是上好的胡椒,才恍惚著從腦海里找到什么信息。
“爹,這東西沒動過,胡椒就是俸祿的一部分,把銀子給你折算成胡椒了,不信你找去稱一稱,看看這些胡椒是不是六兩四錢”
胡椒折合市價是一十兩一斤,古制一斤為十六兩,八兩銀子剛好買到六兩四錢。
沈知瀾在腦海里過了一下,算出胡椒的大致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