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邊揉肚子一邊說,“我還以為是什么大事呢在我看來,這可是徹徹底底的小事一樁。”
沈知瀾拿你莫哄我的眼神看她,沈知汝逗他,求我,求我就告訴你。
想看明照萬里寫的閑散宗室八卦日常第七十章嗎請記住域名
沈知瀾一通好姐姐的彩虹屁輸出,終于把沈知汝哄開心了。
“這事其實簡單的很,不識字的人有不識字的做法,不然他們是怎么記農時,耕種和家常菜譜這些東西的呢農書里記載的東西,沒準人家比我們還熟呢只要有人提,又怎么會記不住就是真的記不住,編點順口溜,不一樣能記住嗎”
沈知瀾被一點撥,豁然開朗,“對啊,我怎么忘了這茬呢當初潭堂兄去教人孵雞蛋,不就是這樣嗎”那些老農可能不懂技術上的東西,可只要給他們說明白講清楚,他們立馬就能舉一反三,見微知著。
沈知瀾狠狠抱著姐姐轉了兩圈,“謝啦姐”
這個問題他總算知道解決方法了。
他把自己想到的解決法子都寫下來,然后轉交給了韓相,一事不煩二主。
韓相見到信件后,含笑重新撰寫了條陳,分給戶部的司農司,司農司專門負責勸課農耕,鼓勵桑麻等等事務,由他們來負責推廣農書,才是各司其職。
皇帝查看今日的奏折時,意外看到這一張,便找來韓相問詢。
韓相恭敬回答“推廣農書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皇上是否有什么疑問”
“勸課農桑也是戶部職責所在,全部官員一直在兢兢業業辦理,怎么還需要專門提一回”是不是有點沒事干
韓相答“此為要事,奈何司農司的官員平日并不種地,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推廣,對于百姓真正所需所想,還是有所隔閡。如果想要把農書推廣開來,還需要更貼近民生。”
居廟堂之高的官員,再窮也是耕讀之家,對于真正的貧民需要什么,壓根不清楚。
“臣與人商議后,想了幾個法子,第一,辦小型的農學班,敕令各州縣選取經驗豐富的老農前來學習新式農耕方法,學成后考核合格領取獎勵,再傳授給鄉鄰,共同豐收。”
“第二,選取一批實用的農書,印刷后分發到各地,讓當地童生學習理解,專司農書事宜,日后技術革新,由他們率先學習,再解讀農人困惑。這樣的童生堅持若干年后,再參加科舉可以優先錄取。”
“第三,對于農牧桑種養殖等等有獨到法門的,愿意上供此法的,可以記入縣志,立碑做傳,廣而告之。”
三條法子,三管齊下,必定能夠農書傳揚天下,作物增產,而稅收也會升上一截。
皇帝聽完韓相的說辭,微微笑了笑,“韓卿,現在印刷一本農書,需要多少銀子抄寫一本呢”
韓相沉吟后回答“印刷本需要的工序較多,雕版,刻工,油墨紙張,如果數量較多,便會隨著數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手抄本價格較高,如果是少量,手抄只需要一人一紙墨而已,要是以幾百本為定額,自然是手抄劃算。”
“我倒是有個主意,不花一文銀子,可以得到一大批農書,愛卿可要聽聽這無本的買賣”
韓相聽到無本買賣這詞語,心頭一動,做出愿聞其詳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