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瀾跟沈葵說說笑笑,一時不慎踩到旁人的腳,聽到哎喲一聲,他連忙停下來道歉,“對不住對不住,是我沒看路。”
對方溫聲回道,“沒關系,是今天人太多了。”
沈知瀾聽到對方的聲音,如同玉碎箏鳴溫潤悅耳,難免抬頭去看,見到是一位身穿青衣的青年儒生,面容俊朗,微笑著看過來。
然后鞋面上帶著一個大大的腳印。
沈知瀾面上一紅,雖不是故意的,但人家好端端走街上,街上帶個印子也著實失了體面,又是一陣道歉,想把人拉到一邊去清理清理。
對方卻阻止了,“一點小事,不妨礙的,如果小哥過意不去,不妨替我講講藏書樓到底發生了什么,怎么人流如織”
他瞧著不斷有書生進出,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又是疲憊又是激動的微笑。
沈葵搶先發問,“你是外地人”
“在下是這一屆的貢士,進京趕考而來。”
“原來是這樣。”沈葵恍然大悟說,“藏書樓內正組織活動,抄寫農書換藏書,紙墨朝廷,抄好的農書會發到地方給百姓們,讓他們能用上。”
書生微微一笑,“原來如此,竟然有這樣的活動,當真是有趣。”他微微頷首謝過二人,轉身去藏書樓的前樓詢問到底怎么抄書。
沈知瀾目送這位離開,突然發話,“我感覺這位,肯定能考中科舉。”
“這么肯定”
沈知瀾深沉臉,“長這么好看,要是沒考中,說明主考官瞎了”
“噗”沈葵爆笑出聲,原來是看臉啊。
被他們議論的書生驗看過文牒后進了藏書樓,先被這巨大的空間震撼了。
藏書樓從前朝興建,延續到今朝,因為重視教育和知識的共同習性,歷經戰火而不衰,藏書還越來越多。據說五十年前統計過一次,已經有十萬余冊,如今有多少藏書,還未可知。
喜歡看書的人瞧見這么多書,猶如老鼠進米缸,滿心滿眼只有自己沒看過的書,恨不得扎進去游個幾圈。
書生自然不例外,腿都邁不動,只想看完一冊又一冊。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清醒過來,去詢問具體的抄書換書規則,普通的書冊可以隨時只是不能帶走。而抄五本農書,可以換一本典藏區的珍本。
典藏區的書自然是好書,誰都想換的,書生瀏覽了目錄,艱難選了一本目前最想看的,侍從就拿出紙筆,讓他在旁邊長桌上抄寫。
書生研墨提筆,一行俊秀小楷出現在白紙上,書生的手很穩,抄的又快,不一會兒就抄一疊。
坐他旁邊的書生抄的手酸,停筆休息,這才察覺到旁邊多了一人,忍不住閑聊,“兄臺也是來抄書的”說完不禁懊惱,這不是廢話嗎出
現在這里,難道還能是閑的發慌嗎
好在對方察覺到他的窘迫,微微一笑,“在下剛進京城,什么都不懂,便來這里抄抄書打發辰光,兄臺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