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抄書,話題就多了起來,書生乙來抄書的日子更長,說話滔滔不絕,全是贊美。我來了三個月,有這種好事,怎么沒早點遇上哩以前想找一本藏書可是費了老大勁,而且人家未必愿意借。”
都知道家有萬卷書,如同萬兩金,人人都明白藏書的重要性,想要人家借閱一冊,必是三請四請,態度恭敬,按時歸還。饒是如此,別人還未必樂意。就算他們自家看不懂,還可以留給子孫后代啊借給別人,別人看完學會,豈不是給自家創造競爭對手么
所以借書難。
現如今他們可以直接來藏書樓換藏書,雖然耗費些許精力,卻是實打實能換到藏書看,不用瞧旁人臉色,也不用擔心臨時毀約。
書生不自覺點頭,這主意當真好。
“而且抄書人的名字還會一直流傳下去,想想我們身在北方,卻能幫到千里之外南方的百姓,當真是功德無量啊。”書生乙意猶未盡的夸完,又在農書扉頁寫下自己的名字,“差點忘了,兄臺姓甚名誰”
那書生同樣在扉頁簽名,“在下,苗州古斯縣,陳原君。”
沈知瀾今天碰見書生,又想起明年春天將要春闈,故而京城的書生逐漸變多。
現如今交通不便,從南至北,少不了要走上三四個月,書生們自然要早些出發,免得路上出意外,順便調整狀態,應對考試。
如果會試不中,有人更會選擇留在京城等待三年,以待考試。
還是挺難的。
提到交通問題,他不免想到沈齊邀請杜二舅上京城來,杜二舅回信了嗎周朗也來嗎
“來,當然來,我說等他先站穩腳跟,在給他尋摸個好差事。”沈齊道,“二弟跟我們又不一樣,不說進軍營,就是進兵馬司,進衙門之類的都行,先從底層干起。”
這倒是,如果兵馬司要人,沈知瀾還可以去找路指揮打聽打聽,候個缺。
武官又不像文官,只要會打,能吃苦,找個差事還是輕松地。
大概是這次沈齊畫的餅挺大,杜二舅來的很快,信件到后差不多半月,他人也到了。
沈知瀾剛回家,就瞧見巷子口站著兩個黑乎乎的人,到處打聽他家在哪兒。
鄰居看到兩人又高又壯,肌肉鼓起,紛紛繞道而行,他們也不氣餒,繼續找人打聽。
沈知瀾心頭生疑,故意靠近過去,卻沒想到那肌肉壯漢一把把他舉了起來,嗓音震天,“哈哈瀾哥兒都長這么大了舅舅還怪想你的”
一個冷不丁被舉了,沈知瀾心臟都跳到喉嚨口,直到聽見熟悉的嗓音,這才安心下來,“二舅,你嚇死我了怎么來的這么快啊”
算算腳程,至少也要一個月吧
杜二舅把人舉高高一個來回,這才放下來,“我心急嘛,聽說有好事等著我,我還坐得住”快馬加鞭也要早點趕來,以防有什么變故。
“表哥”沈知瀾被放下之后,又去看周朗,一年多沒見,周朗個頭竄的飛快,沈知瀾發現表哥已經足足比他高了一個頭,衣裳穿在身上略有些緊,看上去一個能打他五個。
更可怕的是除了個頭,還有肌肉,壯實的
沈知瀾一邊暗暗發酸,一邊把人往家中領,杜珍娘看到弟弟,又是一陣久別重逢的歡喜,說什么也要做幾個硬菜,慶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