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搖頭,“不信。但這個事情可能和病人、和尹醫生有關系。”
小劉醫生恍然大悟。
“你知道就好了。就這樣吧。”張德說完,就離開了辦公室。
張德不疾不徐地走出了精神科病房,下了樓,很快就來到了心血管科的病房。
病房走廊里陳列著科室介紹,尹仁心的介紹掛在靠近角落的位置,前頭一排都是主任、副主任們洋洋灑灑的光輝履歷。
張德看了看尹仁心的介紹,沒看出什么特殊之處來。
他翻找了一下記憶,又抬起腿,繼續下樓。
這次,他直接到了一樓,出了住院部的大樓,來到了行政樓。
行政樓一樓是院史陳列館,介紹了三院自建立以來的諸多歷史事件,也有每一任院長、每一位優秀醫生的介紹。
家族里四代人在三院工作,其中三代行醫,其中還出過一位科室主任,完成了三院的第一例腎移植手術
張德站在那塊介紹墻前,視線掃過四張照片上面容相似的四個男人,最終定格在了第一張黑白照片上。
大多數人都不會知道這個故事,就是在三院工作了一輩子的人,也不一定知道這事情。
不過,尹仁心十多年前入職的時候,他家的故事的確是掀起了一些小小的波瀾,畢竟是尹主任的孫子,尹主任打開了三院器官移植領域的一扇大門,要不是他本人五十歲關頭就因病早逝,他兒子、也就是尹仁心的父親天賦有限,沒能堅持留在三院,恐怕現在三院內部的某些科室都要翻一番天地了。
張德也算是醫二代,他父親還參加過尹主任的葬禮,依稀記得父親回來的時候就提起過尹士康。
“白發人送黑發人。在三院停尸間做了一輩子,送走了那么多人,沒想到還會親手送走自己兒子可能是看多了,所以能看得開,見到的時候人看起來還好”
當時還是小孩的張德第一次聽到“白發人送黑發”這句話,也是第一次在高大的父親臉上看到了唏噓傷感之色。
大概是因此,他進三院工作的時候,逛院史館,看到尹主任的介紹后,又想起了這件事,卻是沒記住尹士康這個名字。
再往后,尹仁心入職,醫院內部八卦了一陣,又讓他回憶起了這事情。
接著,就是今天了。
這世界上,巧合的事情有很多,能親身經歷這種巧合的,應該是不多的。
張德心中一動,又按下了心中的那點想法。
他算著時間,去了門診辦公室,下午看了好些病人,第一次來的新病人、經常來復查的老病人,在辦公室內進進出出,絡繹不絕,但總歸不像是內外科、兒科那么忙。
等到了下班時間,張德也是準時下班。
期間,病房那兒只發來一次消息,小劉醫生將骨科會診的結果和手術安排轉達給了張德。張德心中的念頭又動了動,但還是被他按了下去。
去了醫院停車場,開車離開醫院后,在十字路口接連遇到了兩個紅燈。
下班這個高峰時間,開車的過程總是令人煩悶,乘坐公共交通也不是令人愉快的體驗。
張德的手敲擊著方向盤。
紅燈轉綠燈,但前面馬路堵到了頭,這一頭的車子只能堵在馬路中央。
轉彎的話,倒是能順暢通行
張德鬼使神差般轉動方向盤,選擇了與平時上下班截然不同的路線。
車子胡亂開了一陣,就經過了一處居民區。
張德放緩了車速。
手機鈴聲響起,將張德驚醒。
張德穩了穩心神,帶上了藍牙耳機。
電話那頭是妻子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