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上的張先生小編,你好。不知道你是不是覺得我這賬號名字眼熟。我其實從很早之前就開始關注你了,也一直在你的微博下面留評。坦白說,我是做這一行的,所以對這方面的事情很關注,也認識圈里面不少人。之前想要和你認識一下,交個朋友,不過一直沒什么機會。
你最近突然開始收稿,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嗎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聯系我。我本人沒什么本事,但廣交好友,朋友中有不少有真本事的人,或許能給你打打下手。我跑跑腿、打探打探消息也是很在行的。
有關你這次的收稿,我也有內容可以投稿。
以下的內容是從某位來向我求助的網友那兒聽說的。我估計,她可能在某些細節方面撒了謊,但從描述來看,她的確遇到了一些可怕的事情。我和她保持聯系了一段時間,給她提過點建議,估計是沒有被采納。再后來,她就不同我聯系了,也不知道現在如何了。
話歸正題。她告訴我的事情是這樣的
她是一名新入職的護士,那家醫院新建了住院部,病房很寬敞,床位充足,環境也很好。她每天過得還算愉快,和同事相處也很好。
那天是她第一次排到了夜班。住院的病人并不算多,沒有住滿,晚上也沒有什么事情。她在休息室里打瞌睡的時候,被按鈴聲吵起來。是某一病房的病人腹瀉不止。她給對方拿了藥,就回到休息室。過了一個小時,她又去病房確認那位病人的情況。病人已經轉好,睡著了。
她正要離開病房的時候,隔著墻,聽到了隔壁病房的說話聲。
因為時間比較久了,我找不到原來的聊天記錄,只能大致復述一下。
她聽到的對話聲,是兩個男人之間的說話,聽起來像是病人間的對話。
一個說,什么時候能回去
另一個說,還要三四天吧。很快了。做好這事情就可以回去了。
前一個嘟噥了什么,她沒有聽清楚。
后一個人接著說,不要著急,快了、就快了。
對話大致上是這樣,聽起來像是兩個病人急著出院,一個安慰另一個。
她沒有太在意,回了休息室。接下來一夜無事,她睡到了天亮,早上和同事換班,回家休息了。
再過一個排班期,又到了她值夜班的時候。之前那個腹瀉的病人還沒有出院。他們科室對那一位病人其實也很無奈。那是一位老病患了,還是孤寡老人,毛病多,脾氣倔,挺折騰人的,他們經常性地收治他,讓他在醫院內待一兩周,回家一兩周,再來住院。基本是這樣。
那天晚上,又是他按鈴,說自己哪兒哪兒都疼,睡不著,還要這要那的。她只能應付著。
就在那期間,她又聽到了說話聲。還是隔壁房的。還是那幾句話。內容是一樣的,還是一個著急,另一個安慰說快了快了。
她記得很清楚,隔壁病房的病人在昨天已經出院,新入院了一人,隔壁病房現在應該只有一個病人,可能還有一個病人家屬,留在醫院里沒走。那些對話,說是家屬和病人的,聽起來也合理,但她總感覺奇怪。因為兩次聽到的對話,聲音和內容似乎是一模一樣的,完全沒有差別。即使病人都想著出院,也不該說的一字不差。
她也不是記憶力驚人的那類人,不能百分百確定兩次聽到的對話真就一字不差。因為這點不確定,她沒有去隔壁病房察看。
我覺得,她那時候已經有了預感,也可以說是一種人類的本能,躲避危險的本能。
她當晚沒有去看,等那個老病患睡著后,她就急忙回了護士站,但一晚上沒能睡著。她很少失眠,那天晚上她第一次失眠了。第二天早上和同事換班,下班的時候,她特地繞了路,去那間病房看了看。病房里就一個人,就那個新入院的病人躺在病床上。他的家屬并不在,但旁邊的空病床有被人睡過的痕跡,床邊上也有生活用品。
她沒有深想,回家、上班、回家就這樣又輪到了她的夜班。第三次夜班,什么都沒發生。老病患出院了,晚上沒有人按鈴。兩間病房都有病人出院、入院,看起來都很正常。
就這樣過了大概一兩個月吧。又一次夜班,她在夜間碰到病人按鈴,是今天新入院的病人,情況不太好,晚上疼痛難忍,無法入眠。她給他拿了止痛藥,送過去的時候,在病房門口,聽到了里面的說話聲。
那間病房,就是當初老病患隔壁的病房,也就是她聽到對話聲的病房。這次,病房里兩張床都住滿了。晚上,兩張病床的窗簾也都拉了起來,只有剛才要止痛藥的那名患者開了床頭燈。
但說話聲不是那名患者發出來的。那名患者哼哼唧唧,疼痛難忍。發出說話聲的則是另一張病床的病人。對話還是那幾句,一個急著離開,另一個安慰快了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