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成熟的口吻、老練地慫恿方式,還有洞察人心的能力,都不像是個普通學生。
她說的每一句話,都能擊中梁國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從第四封信開始,就是許春英和梁國靖計劃殺人的方法了。
許春英向梁國靖介紹了張嘉。
小李一邊看,一邊倒吸冷氣,“從筆跡來看,的確出自許春英之手,真是怪了,她小小年紀,心思怎么會如此縝密而且她為何非要梁國靖殺了梁大勇不可”
沒人能回答小李。
除了許春英本人,其他人可能都沒法說清楚她究竟是怎么想的。
嚴姿想不通時,下意識看向林瑄禾。
林瑄禾正在記錄許春英每封信的內容。
她的筆記本相當于小檔案,每一條線索都清清楚楚記在上面,而且有條有理。
嚴姿問“如果真是許春英先挑起的這件事,那張嘉和梁國靖豈不是沒有說謊”
嚴姿指的是交換殺人的部分,至于許春英之死,二人各執一詞。
張嘉稱,殺害許春英的是梁國靖,張嘉提出把尸體藏起來,梁國靖則堅持要將尸體放到主席臺上。他還說,是梁國靖把尸體放到主席臺后,他又偷偷溜回去,更換了拋尸地點。
梁國
靖的說辭正好相反。
這二人中一定有一個人在說謊。
林瑄禾若有所思道“有許春英親筆寫的信,而且信件的磨損程度不同,可見他們確實溝通了一段時間,梁國靖說的話應該是真的。現在的問題是,到底是誰殺了許春英。”
“好難判斷啊,”嚴姿說,“他們交代的細節一模一樣,就連殺人冬季都一樣。”
被許春英逼迫繼續殺人,為了不被許春英控制,所以合謀將許春英殺害。
梁國靖先出面將許春英騙出來,許春英果真高高興興離開家,隨后二人一起將許春英綁架。
他們將許春英關在張嘉親戚的老房子里,試圖再和許春英進行最后一次談判。
畢竟許春英參與了殺人案,如果案子真的曝光,許春英也逃不出去。
他們商量說,只要許春英不讓他們再殺人,他們就放過她。
可許春英不樂意。
她不僅不在意自己是否被抓,甚至因為會被抓而高興,她說這是出名了。
梁國靖和張嘉看著許春英的反應,不寒而栗。
現在的許春英,在他們眼中就是張牙舞爪的惡鬼,于是他們不再浪費時間,決定殺人。
可就在他們動手之前,意外發生,許春英竟用藏起來的小刀割斷繩索逃跑了。
他們拿著斧頭追了上去,將許春英砍死。
所有細節都一致,只不過在梁國靖口中,拿著斧頭砍死許春英的是張嘉。而在張嘉口中,砍死許春英的是梁國靖。
林瑄禾細細琢磨片刻,說“其實判斷起來也不難。”
“有什么好方法嗎”
“梁國靖其實沒有特意隱瞞自己犯的錯,比如他承認約許春英出來的人是他。還可以從拋尸行為上分析。兇手有兩個人,一個恨透了許春英,恨不得把她的尸體丟到講臺上展示給大家,另一個則還想給許春英留一些臉面,偷偷把尸體運走了。”
“這二人,一個情緒激動,一個還有惻隱之心,如果把二人安到拋尸行為里,你覺得誰才是激動的那一個”
嚴姿幾乎想都沒想就答道“肯定是張嘉,剛剛他差點兒把審訊室的警員打了。”
林瑄禾道“我也是這么想的。”
更重要的是,斧頭曾經說過,殺人的人,是為了感情上的事情。
林瑄禾一開始以為,兇手是和許春英有情感糾葛的人,但斧頭可沒這么說過。
梁國靖殺人,是因為父親控制欲強,張嘉才是為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