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匈奴方正在和李牧接洽,他們打出的牌就是秦滅六國,而趙國多數死于始皇帝手中,他們若是效忠,便是不忠不孝。
匈奴信心滿滿地散播謠言。
然而李牧并不為所動,若是剛被滅國的時候,他可能會真的難過一下,但如今,始皇帝十年了,黔首過的什么日子,大家都有目共睹。
就連齊魯之地的儒生,也能被妥善安置,每次都在始皇帝的雷點上蹦迪,以為他們會死的時候,始皇帝卻難得的寬容了。
李牧從滅趙開始就待在秦地,距今已有十五年,他知道秦朝不是他的故國,但匈奴南下劫掠,乃是心腹大患,他必殺之。
而李信少年將軍,跟在他身后,滿臉都是意氣風發。
蘇檀在章臺宮中,便有捷報傳來,他認真地來回翻看,唇角掛著愜意的微笑。
嬴政在高臺上看到他的表情,不由得也跟著笑,滿臉喜悅道“如何”
蘇檀“棒極了。”
兩人互相挎著,就聽見一旁的侍從稟報“少府章邯求見”
蘇檀聽見章邯二字回頭,相對比秦朝的一些官員,他對章邯還是比較了解的。
楚漢爭霸永遠繞不開巨鹿之戰,也繞不開秦朝最后一個將領章邯。
他聽這個名字還是聽得比較多。
聞言頓時滿臉好奇地回眸望,就見一個中年男子大踏步走了進來,容長臉,劍眉星目,見了二人便斂神行禮。
嬴政叫了起,抬頭就見扶蘇那緊緊盯著看的眼神,他心里頓時有數了。
他會對某些特定的人物給予很大的關注,看
來章邯也是其一。
蘇檀默默地打量著,很是好奇,若趙高那廝不斷章邯的糧,那秦朝還會覆滅的那么快嗎
他覺得還可以撐一撐。
章邯立在殿中央,低聲稟報著政務。
蘇檀認真聽著,還是認真打量著章邯,等他走了,才聽嬴政問“他是”
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正面人物。
蘇檀聞言笑了笑,低聲道“秦二世而亡,其中三分是因為章邯死了。”
嬴政眉眼一凝“他”
“章邯是秦朝最后的大將。”
聽聞此話,嬴政滿臉不敢置信,就算王翦病重,現在也還沒死,溜溜達達的還活著。
再者還有王賁、蒙恬、李信、內史騰等人。
然而想到趙高和李斯矯詔,逼死了蒙恬和扶蘇,那其他人豈能放過。
這么一想,他突然明白,素來仁善的公子扶蘇,為何會在年幼時,知道被他貶斥的趙高重新回到章臺宮伺候以后,毫不猶豫地賜死。
“朕想將他的墳墓挖出來,鞭尸。”嬴政滿臉冷厲“挫骨揚灰。”
蘇檀
“死都死了。”
挫骨揚灰別人也不知道,還不如歇歇。
“那章邯是怎么戰死的”嬴政問,他心里充滿了憐惜。
蘇檀抬眸望天“這個就不必問了。”
章邯為了手下的百姓,投降于楚霸王項羽。
“楚雖三戶,滅秦必楚。”嬴政低沉的聲音響起,他想起來如今在太子府中已經出頭的劉邦,此番攻打匈奴,他任的便是糧草官,至關重要的關竅地位。
這才短短十年,就能在人才濟濟的咸陽有如此成就,屬實難得。
蘇檀聞言搖頭“那些傳言做不得準。”
現在秦朝固若金湯,誰也別想撼動一二。
雖然還要把先前修的長城連接起來,但制度是國企制,上四休三,只要秦朝人,都可以隨意報名,也可以隨時辭職領錢走人,只是犯了秦律的人,永不招用。
修得慢也不要緊,現在李牧帶兵去攻打匈奴了,他們自顧不暇,自然無從南下劫掠,這不必著急了。
而修秦直道這樣的差事,更是由退伍的老兵、殘兵給包圓了,福禮好,能升職,而士卒的服從性也高,做起來更是得心應手。
經過十年的鋪陳,堪堪修好一半,然而沒有上一世的嚴苛和急迫,黔首間倒是喜歡來修秦直道和長城。
因為雖然累,但是有很多技藝班,只要你肯學,從木工到瓦工之類,都有人教。
學做傘,學做紙,學做板凳,學做磚瓦,什么都有人教。
甚至你想讀書認幾個字也行,也有識字掃盲班,甚至還有數算班,教你加減法和乘除法。
時日久了,大家就也能哼幾句一一得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