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風弄清楚了建造是怎么回事之后,便稍微提高了建造的頻率,從每周一到兩次提高到每周兩到三次。
因為沐風要給每個新艦娘一個適應時間,也給自己一個引導她們熟悉的時間,再加上現在戰斗也基本沒有了,所以環境不緊張,所以沒有用更到的建造頻率。
即便是這樣,一年下來,沐風自己建造的原生現代艦隊規模,也已經超過了200人。
航母中的都齊了,核潛艇、加起來有了十幾艘。
、、956這些驅逐艦,數量本身比較少,現在都已經到齊了。
005型的驅逐艦好幾艘,052D型驅逐艦十幾艘,054A護衛艦二十多艘,護衛艦共計四十多艘,22型導彈艇已經湊了五十多個。
諸如081型掃雷艦、系列的登陸艦,系列的補給艦,系列電子偵察船,加上其他的科研、測量、修理等等輔助艦種,數量也已經超過六十艘。
這一年的時間里面,沐風之前設置的一系列升級科研項目,也相繼完成了。
最重要,最基礎的,直接消耗資源的能量系統,第一個可用版本,終于設計完成了。
“資源-電力系統0.1版”,是一套消耗元初物質和活性資源,直接輸出電能的裝置。
基礎功率128萬千瓦,相當于一座大型陸地核電站的反應堆,體積僅僅與遼寧號的一套鍋爐基本相當。
這套系統的質能轉化率大約為0.1%,與核裂變基本相當,但是燃料可以回收再利用。
按照星辰的說法,這套系統已經可以歸為“質量-能量”范疇的源動力系統了。
有了這套系統,下個時代的各種高能武器、設備,也終于能夠用的起了。
應該說,其他的一些項目,就是個“資源-電力”系統一起研發的,現在也基本完成了。
首先就是毫米大口徑電磁炮,以及同一個項目出來的電磁導彈發射系統,再加上配套的炮彈、炮射導彈、彈頭等附加項目,都已經完成。
500毫米的火炮,炮彈重量比400毫米翻了一倍,達到了2噸左右,最大炮口初速7倍音速,最大射程800公里,最大射速8發每分鐘。
這么大口徑,這么重的炮彈,每一次開炮,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海量的。
最大初速時,炮口動能5664400千焦,如果一艘戰列艦裝備8門炮,也需要至少6個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反應堆,才能供應的起她們全力開火。
沐風現在有了單臺功率128萬千瓦的“資源-電力系統0.1版”,才能勉強用的起了。
當然,這種級別的電磁炮,威力也是極其恐怖的,在她們的射程內幾乎是無堅不摧的。
而且,沐風有活性毀傷元戰斗部,無論是穿甲彈還是高爆彈,威力都比同樣尺寸的常規炮彈大的多。
這還是只是常規炮彈,電磁發射系統和電磁炮是通用的,炮射導彈才是常規作戰方式。
一般的常規導彈,自身要攜帶相對復雜的發動機系統,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用來飛行。
這樣以來,最終直接用于殺傷的戰斗部重量,在整個導彈重量中所在的比例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