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體系已經形成了團隊模式,所以科研產出越來越多,越來越快,同時進行的項目也越來越多。
除了大口徑的電磁炮、量子雷達、激光近防這幾個重點科技,其他的一批處于類似水平的相關基礎科技和應用技術,也已經陸續完成了一大批。
有了成套的基礎技術,沐風就和遠望姐妹、天狼星姐妹一起規劃,使用這些技術設計下個時代的軍艦。
首先是075型兩棲登錄艦。
075的默認設計,常用排水量36000噸,滿載4萬噸,艦體尺寸與噸位,與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基本相當,與二戰時期各國海軍的主力艦隊航母基本相當。
當然,三者的技術水平和設計用途,都是完全不同的。
075的建造速度也是一騎絕塵,從出現在船臺到下水不過五個月,而且一個船塢同時建三艘。
這種批量化生產大型軍艦的速度,比二戰的埃塞克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還是和平時期,如果是戰爭狀態全力趕工,速度和產量還會大幅度提高。
不過075畢竟是兩棲登錄艦,而不是真正的航母,在PLAN海軍中的地位也不高,在閱兵的時候甚至可能和登陸艦一起被劃到輔助艦隊伍中去,因為她不屬于大洋作戰的艦隊。
當然,這不能說075不重要,075很重要,到了這個群島世界,登陸艦就更加的重要的。
沐風穿越的時候,075還沒影呢,所以不能直接建造出來,要通過科研系統來完成設計。
現在沐風有了新一代的科技,再加上這個世界的需求,直接放棄了075的默認設計,整體推倒重來。
至于設計的方向,沐風也早就有了思路。
經常有人將兩棲登陸艦當作是小航母,但是對于地球上的各國海軍而言,兩棲登陸艦絕對不是航母,也不會用航母的標準來設計。
但是這不代表不能用航母的標準來設計。
先設計一艘航母,再加上兩棲登陸艦需要的塢艙、武器艙、人員艙等艙室,機庫里面少放點戰斗機,多放點直升機、運輸機,甚至空出一部分用來裝人。
平時當兩棲登陸艦用,必要的時候客串一下航母,在不考慮成本的前提下,當然是完全可以的
地球上的各國海軍中沒人這么干,主要是考慮成本問題。
現代航母,相比常規的兩棲登陸艦,建造和使用成本,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不可能拿航母當兩棲登陸艦用,也不可能用建造航母的標準建造兩棲登陸艦。
但是沐風沒有這些顧慮,所以會放開了手腳設計。
最終,艦娘版的075,常用排水量被沐風放大到了6萬噸,與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基本相當。
艦體長度達到了310米,吃水線寬38米,飛行甲板寬75米,吃水深10米,滿載排水量6.6萬噸。
使用兩套“資源-電力0.1版”能量系統,搭配全套電磁、激光武器、量子雷達,使用噴水、螺旋槳聯合推進系統,設計航速35節,最大航速40節以上。
這種075,看上去就是一艘正常的中型航母,只是肚子里面不只有機庫,更多的是兩棲登陸艦的塢艙。
既然不在意成本了,沐風當然也不會使用折中的滑越甲板配短距起降戰斗機,而是選擇使用正常航母的電磁彈射和阻攔系統,搭配沐風升級過兩次的鶻鷹戰斗機。
最多能夠搭載48架鶻鷹戰斗機,4架空警700預警機,但是平時戰斗機的數量會被縮減到24架。
更多的空間會用來裝各種直升機、裝甲車、登陸艇和其他的兩棲裝備。
因為全部都是現有的技術,所以科研需求并不高。
但是075的設計稿最終敲定,正是保存啟動的時候,沐風看到幾行讓自己頭暈的說明和體型。
因為沐風穿越之前,075還沒有準確信息,而現在的075,是全新設計的,與地球上后來建成的075,除了名字一樣,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共同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