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前的爭辯是世上最沒有意義的事。
直至出了店門,秦山還覺得滿肚子鼓脹,忍不住憤憤道“什么混賬話少瞧不起人了”又安慰秦放鶴,看上去簡直比他本人更有信心,“鶴哥兒你打小就聰明,來日一定會中的。”
秦放鶴心頭一暖,笑著點頭,“會的。”
城內擁擠,拉著牛車甚是不便,兩人先去存車。
秦海早就在糧店門口等著了,“二弟”
又見弟弟旁邊站著個小小少年,有些瘦小,越發顯出一雙大眼,白凈乖巧,遲疑片刻才不確定道“鶴哥兒”
秦山摟著秦放鶴的肩膀大笑,“大哥,小半年不見,認不出來了吧”
秦放鶴乖乖跟著喊大哥。
秦海抬手往兩個弟弟腦袋上呼嚕幾把,又挨個提起來掂掂分量,“抽條了,俊了,也更瘦了,放下車,大哥帶你們吃肉包子去”
他不善言辭,比起嘴上問候,更擅長用小山一般多的肉包子表達關心。
“吃,不夠了再要”
兩文錢一個的肉包子,足有成年男子拳頭那么大,里面慷慨地塞滿了豬肉白菜,鼓鼓囊囊。
菜肉都是大塊,蒸熟后蔬菜汁液便同豐潤的油脂融合在一處,晃晃悠悠在包子皮里打轉。光滑的小麥面皮微微泛黃,蓬松而柔軟,好些褶皺都被汁水浸透了,陽光下清晰地泛著油光。
剛出籠,還有些燙,趁熱咬一大口便要“呼哧呼哧”溢出滿滿的噴香的熱氣來。
若貪心時,忍著燙叫那熱氣在嘴巴里多待一會兒,只一會兒,淳樸的咸香就沁出皮肉,遍布毛孔,游走五臟六腑,一起從七竅中沁出。
粗獷,豪放,鄉間小吃追求的就是一個過癮解饞。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秦山一口氣吃了五個,撐得肚皮溜圓,就連秦放鶴,也塞下去三個。
糧店里管飯,秦海并不吃肉包子,叫伙計取了一大張草紙將剩下的包起來,預備給兩個小的帶回家去。
“街東頭有耍把式賣藝,去看不”
秦山有些心動,猶豫了下卻說“大哥,我們想去書肆看看。”
書肆秦海了然地看了秦放鶴一眼,眉宇間不自覺柔和許多,話也多起來。
“四寶若不急,回頭我同掌柜的提一嘴,跟糧店里的一并采買,比外頭自己買便宜許多。”
還有這種好事
秦放鶴心頭一動,“不妨事么”
秦海笑,“掌柜的人很好,左右就是順手的事兒,咱們也不是不給錢。”
況且讀書科舉是極體面的事,想來掌柜的也樂意結個善緣。
聽了這話,秦放鶴才松了口氣,復又鄭重道謝。
文房四寶,秦父都留下一些,暫時夠用。
倒是字體,古今不同,且這幅身體的臂力腕力都不夠,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他上輩子跟著的某位領導為塑造形象,酷愛模仿上峰用傳統文化起格調,每每作報告一定要引經據典,又喜歡“修習鑒賞”書法,偏偏自己狗屁不通,倒是逼著漢語言專業出身的秦放鶴又練了一手好毛筆字,給他們當槍手
如今看來,倒也不全然是壞事。
書肆很遠,秦海晌午休息的時間不夠,把兩人送到門口,又幫他們拿著包子,強行塞給弟弟一把錢就走了。
與熱鬧喧囂的食肆不同,書肆門庭冷落,偶爾有人經過也不自覺輕聲細語,敬而遠之,好像跟外界劃開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書肆里沒有客人,只一個三十來歲的伙計攏著棉襖歪在門口的大圈椅里,面朝外耷拉著眼睛,不知是夢是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