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
“意思是做官本不是為了脫貧,但有時確實是為了生計而為之。”
周縣令眼中贊嘆更盛,語氣越發溫和起來,“難為你小小年紀,竟如此通達,既已讀熟,日后千萬記在心里,不可歪斜。”
秦放鶴恭敬道“是,多謝大人提點。”
果然不是無的放矢,這兩句確實正對眼下秦放鶴的處境,周縣令特意提起,一為考教學問,二來也是惜才,警醒他來日若有造化萬不可被錢財富貴迷了眼,丟了讀書人的本心。
想到他年幼孤苦,卻又這般沉穩大方,周縣令不免唏噓良久,著意勉勵一回。
世人無不愛少年俊才,同秦放鶴說完話,周縣令又當眾贊了孔姿清一番,對方也是禮儀周全,十分賞心悅目。
原來他叫孔姿清,秦放鶴又偷看幾眼,結果發現對方竟也在看自己,下意識回了個笑。
孔姿清一怔,迅速別開臉。
秦放鶴“”
喂
因孔大人在場,資歷學問不知勝過周縣令多少倍,若他對待孔姿清也如對秦放鶴一般,難免有班門弄斧之嫌,故而只略略問過便罷。
凡事最怕比較,有此二珠玉在前,再看那些胡子一大把的競爭者時,莫說周縣令等人興致缺缺,便是他們本人也有些沒意思。
學問未必比得過,便是心境舉止,也難免惶恐局促。
真是倒霉
周縣令到底說了一番場面話,十分鼓舞,叫人拿了上好的文房四寶和兩套府城傳過來的選本與這六人。
秦放鶴和孔姿清年紀尚幼,還算孩子,周縣令毫不掩飾對他們的額外關照,又額外給了一個大紅流蘇繡金線荷包,和善道“日后也要好生讀書,不許懈怠,若有機會,自然該博取功名,報效朝廷,方不負皇恩浩蕩。”
說著,還朝京城所在的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秦放鶴和孔姿清齊聲應下。
稍后眾人各自散去,孔姿清回到祖父身邊坐下,也不知在想什么,有些心不在焉。
過了會兒,見周縣令等人又開始同人說話,不再注意這邊,孔姿清悄然離座,行至沿街窗邊朝下望去。
可巧秦放鶴正在與秦海兄弟說笑,又將才得的物品與他們瞧,忽似有所感,抬頭看來,與孔姿清的視線對個正著。
兩人都有些驚訝。
秦放鶴率先回神,似乎心情頗好的樣子,朝他輕輕揮了揮手,然后便與秦海和秦山相攜而去。
孔姿清微怔,垂在身側的手指蜷縮幾下,終究還是沒動。
“有認識的人”注意到秦放鶴的動作,秦海問道。
“里頭的人非富即貴,哪里是我能認識的”秦放鶴笑道,“時候不早了,咱們也回吧”
只是見過,連話都不曾說過一句,自然算不得認識。
秦山跟著扭頭看了眼,卻是幾個窗邊俱都空無一人,也沒在意,轉而被更大的興奮占據心神
乖乖,這回鶴哥兒是真沖到縣太爺他老人家跟前啦
了不得
他現在還跟做夢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