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去感謝方才幫忙的老婦人等人,奈何人群涌動,早已不辨方位,許多人更不在原地,只得作罷。
幾人鉆出人群時,隱約聽到身后似乎有誰在喊些什么,不過周圍游人眾多,十分嘈雜,也有看夠了熱鬧往外走的,聽不大真切,索性不去理會。
秦海護著兩個小的,一鼓作氣擠出中街,眼見前方行人減少,這才松了口氣。
天爺,人真多,大冷天愣是出一身大汗。
正要去取牛車,突然有人指著他們身后說“哎,好像有人叫你們”
三人齊齊回頭,果見人群中顫巍巍擠出一灘,再細看時,竟是鎮上白家書肆的孫先生,一身姜黃色萬字紋棉袍也被擠得皺巴巴。
他本就不耐奔走,又有些胖,方才扯著嗓子追了一路,實在累狠了,叉腰勻了許久才開口道“這,這不是秦家小爺么”
“孫先生”秦山也是驚喜,“您怎么在這兒”
秦放鶴對秦海道“大哥,這就是書肆的孫先生。”
秦海也想起來,又疑惑,“你們什么時候這么熟了”
白給橘子吃也就罷了,在大街上看見竟也要大老遠追過來說話么
秦放鶴“去過幾回,孫先生比較好客。”
在讀書進學的態度上,秦海比較保守,若叫他知道自己寫話本賺錢,必然要挨訓的,還是保密的好。
秦海“”
好客
就書肆整日那稀稀拉拉羊糞蛋似的寥落的客人
孫先生對秦放鶴嘆道“方才我就在那正樓對面的茶館里坐著,都看得明明白白,不曾想你還有這般膽識和才干”
秦放鶴進去時他只看見個背影,瞧不大真切,不敢認,一直到后面對方出來了,看了正臉,這才確定了,頓時又驚又喜。
孫先生又近前贊了幾句,笑道“我知道你們要家去,也不礙事,不過好容易來一趟,又是過年,總得叫我做個東道才好,且稍等片刻。”
說著,就進去街邊一家還開著的糕餅鋪子,不多時,手里提著六個紙包回來。
“這是縣里的老字號了,因主人家就住在鋪面后頭的院子里,這才沒關門,”又指著那些紙包一一說道,“有蜜煎桃條、鹽漬橄欖,另有一封桃酥,一包乳餅,一條芝麻酥并兩把糖瓜,且拿了家去吃。”
原先他只是憐惜少年孤苦,又欽佩其心智學識,想著順手拉一把也好。可如今對方竟直接殺到縣太爺跟前,還得了夸贊,他不免想得更多些
倘或這少年來日果然有大造化,自己也能多條退路,哪怕給官老爺跑腿兒呢,也比在小鎮上半年賣不出一本書強
送點心就正好,既盡地主之誼,又符合雙方的年紀身份,也不會太過刻意,很妙。
又是蜜又是糖的,加起來少說也得一兩上下,著實貴重,秦放鶴推辭一番,眼見孫先生不大痛快,這才收了。
“也罷,先給您拜個早年,日后說不得我也要往書肆里去,到時候再謝。”
聽了這話,孫先生復又歡喜起來。
回去的路上,秦放鶴看著那堆點心,不覺失笑。
到底是買賣人,善良歸善良,厚道也厚道,可關鍵時候也從不會漏過任何機會。
說起來,他們還挺像的。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