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宴會當日去湊熱鬧的不止秦放鶴三人,不等他們回村,消息已然傳遍,眾白云村民無不驚駭。
乖乖,那可是縣太爺呀。
于是隔日他們回到白云村時,就受到了迎接英雄凱旋般的待遇。
一連幾天都有村民跑來秦放鶴家,央求他講述當日情形,哪怕已經翻來覆去聽了好幾遍也不厭倦。
唯恐耽誤秦放鶴讀書,秦山便主動跳出來添油加醋地說,越發把當日情形描繪得驚險離奇了不止十倍,引來陣陣驚呼。
分明他本人不在現場,可卻講得繪聲繪色。
眼見版本日益離奇,當事人本人聽了都有些臊得慌,然而,村民們卻依舊如癡如醉,滿臉都寫著我信。
一個人敢說,所有人敢信。
就行吧,你們高興就好。
冬日漫長,村民們無所事事,見秦放鶴讀書讀得有聲有色,如今竟能跟縣太爺說上話了,若干村民也動了心思,想著能不能像秦山一般跟著他學書識字。
“哥兒,這一只羊是趕,一群羊也是放,你既教了小山,要不把我家那個也帶上”
“是呢,也不求什么,好歹識幾個字,日后有個大海那樣的營生就知足了。”
秦山不以為然,你們能跟我比
哪怕都是羊,我也得是頭羊
鶴哥兒是要正經用功的,等閑時我都不愛去擾他怎能叫他再做這等活計
故而不帶秦放鶴開口,他便再次跳出來說“我也會,我先教給大家背書,把那三百千都背熟了再說旁的。”
讀書識字聽著風光,實則是個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各種辛酸只有當事人自己能體會,秦山現在就迫不及待地想把這種辛酸轉嫁他人。
從秦放鶴身上,他不僅承襲到了知識,甚至也無師自通地接過了“撕傘者”的榮譽稱號。
于是大年三十一過,秦山還真就帶著一幫孩子讀書。
小孩兒哪有什么定性短短三天過去,果然不出所料,就有孩子坐不住打了退堂鼓。秦山也不放棄,徑直跑到人家家去,堵在門上強行教學,逼得孩子嗷嗷直哭,他卻樂在其中。
嘿嘿,你們也有今日
秦放鶴得知后啼笑皆非,卻也感激秦山幫自己分擔,不然鄉里鄉親的,還真不好回絕。
能教一個秦山,是因為對方的生理和心理年齡趨向成熟,短期回報率足夠高,但如果讓他現在就面對一群下到三歲上到十五六歲的幼兒和少年,絕對會崩潰。
現階段的他還沒有能力同時照應這么多人。
于是每天上午秦山去教別的孩子背書,下午再來秦放鶴家里學識字,非常充實。
現在他雖然會背了三本書,但還只是會背,并不認字,更不會寫字,秦放鶴便從最具故事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的千字文開始,每天教兩個字,次日檢查,如此反復鞏固。
等什么時候這一千個字都會了,基本日常也就能應付了。
如今的秦山跟著出去見了幾回世面,也漸漸知曉讀書的好處,倒比以前穩重許多,也能每天安安穩穩坐一個時辰,一筆一劃臨摹。
他自知天分有限,并不敢奢望科舉,便不舍得浪費紙墨,只以毛筆沾水在石板上書寫,倒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