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回來,也不好好歇幾天,怎么這會兒就過來了”
昨兒翠苗那邊一放鞭,恨不得半座城的人都知道秦解元回來了,他自然也不例外。
秦放鶴說了自己即將外出游學的事,“雖未曾在外說,然大人對晚生照拂提攜之恩,永世難忘,終究要親自來拜會一番,方能解晚生憂思不舍。”
意思是,不用擔心我來日身份變化,你我之間的交情不會變,一直以來您對我的照顧,我也記在心上。
所以就很舍不得,哪怕昨天剛到,累得要死,也還是第一時間跑來拜您啦
連孔家都沒去哦
相較老謀深算的方云笙,其實秦放鶴更喜歡跟周縣令打交道,因為此人行事更簡單直白一點,或者說城府沒有方云笙深不然也不至于這么多年還在縣令的位置上縮著。
況且現官不如現管,方云笙品級雖高,卻不在章縣地界上,倘或白云村或縣學有難,一時怕也顧不上。
怕自己看中的人過得不好,更怕他過得太好,此乃人之常情
看著依舊年少的秦放鶴,周縣令要說心中不別扭,那是假的。
這才多久他竟就成了解元我這么大的時候干嘛來著
又是汪扶風的弟子,來日前途不可限量。
反觀自己,年紀幾乎是對方的三四倍,雖接到圣旨說年底進京述職,可到底有沒有缺,什么時候能謀到一個月,一年
,
還是五年十年都是未知。
縱然方云笙有過承諾,
究竟沒落在紙面上,況且二人之前并無瓜葛,既非姻親,也無師承,終究不可全信。
原本二人身份一天一地,可如今卻有一人振翅直飛,此去京城,未必沒有新機遇
機遇啊
天下得機遇者良多,為何不能再多我一個
“此去路途遙遠,到底叫人懸心,我記得你們村一個叫秦猛的,很是可靠,之前不就陪你鄉試想必也練出來了,不如仍叫他跟著你,我也好安心。”不用秦放鶴提,周縣令自己就安排得妥妥當當,“他走了,那個吏的缺只管留著,也不值甚么。回頭再有合適的人選,叫他只管來續上。”
秦放鶴原本也是這么打算的,只如此小事,底下管事就辦了,沒想過驚動周縣令。
不過如今他主動提出來,也是一番好意,秦放鶴自然不會往外推。
周縣令有意結個善緣,便同秦放鶴說了好些知心話,又將所知不多的京城新聞和注意事項講給他聽。
順利接收到對方的善意,秦放鶴也給予積極回應,氣氛一度融洽至極。
眼見日頭漸高,秦放鶴順勢起身告辭。
周縣令也隨著站起來,笑著挽留,“難得回來趟,不如留下用個便飯再走。”
秦放鶴笑著謝過,“長者賜飯,本不該辭,奈何一早說好要去縣學”意思到了就行了,過猶不及,反倒束手束腳。
周縣令也不勉強,親自送他,又在門口說了一會兒話,這才目送他遠去,心中百感交集,一聲長嘆。
有幕僚來送文書,見狀問他有何心事,周縣令想了一會兒,笑著搖頭。
官場考場皆無定數,一時風云變化,可能笨鳥先飛也不管用,又有后發先至者,皆是世事無常。
今時今日,他尚且能夠憑借資格履歷占據一點微薄的優勢,給予對方關心和幫助,可誰又敢說來日對方不會登高望遠,輪到自己恭恭敬敬口稱上官,要仰對方鼻息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