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他如今身份不同,雖還是看著長大的孩子模樣,眾人多少有些拘束。
不過這份拘束很快就在秦山和秦猛分派下禮物來之后,迅速消失。
果然,十一郎還是原來那個十一郎
他沒變
待人群散去,老村長才得空與秦放鶴說起村子的變化,“知縣大人也親自來過,外頭哪個村子不羨慕咱們這都是沾了你的光啊”
村里出一個舉人,得到的好處遠非羨慕那么簡單,便是本地父母官都會格外看顧,等閑潑皮、官吏也不敢輕易滋擾。
當初秦放鶴中秀才,依律便可免除兩人徭役,中舉之后,可免名額更多,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甚至就連農民種地澆水,這一帶的所有村落也都會默許白云村先澆
老村長這幾年年歲越來越大,可氣色卻越來越好,此時說起話來,面色紅潤中氣十足,哪里像快要入土的人
“梅梅那丫頭真不愧是你看中的,年紀雖小,腦子卻極好使,前些日子有貨郎來賣貨,一盤子爛賬算不開,還是梅梅那丫頭跳出來算了,又核對幾個月的欠條,果然清楚明白
這幾個月村里辦了足足三場喜事,都是外村嫁過來的閨女,可惜十一郎你
不在,怪熱鬧的對了,還有幾戶想從外頭遷過來,我沒一口應下,專等著你回來商議。”
如今白云村日益興旺,附近幾個村鎮的人也有不少動了心思,有閨女的嫁閨女,沒閨女的,就琢磨著能不能直接把戶籍遷過來。
只要過來,就能得到庇護,若走運免除徭役那不敢奢望,可沒準兒還能如白云村村民那般部分田地免稅呢
免了稅,每年就能多剩幾石糧食,一家人就不用餓肚子了。
秦放鶴點頭,“這是好事。我平時少在村中,對這些著實不大懂,還得您老把關,只一條,選賢不選親,有劣跡者不要,人品有失者不要,愛生是非者不要”
白云村自身規模太小,要想盡快發展起來,單靠現有人口斷然不成,必須外部引入。
人口就是資源,人才就是一切。
得了這句準話,老村長心里就踏實了,當即拍著胸脯表示,“放心,只管交與我,活了半輩子了,別的本事沒有,看人還是準的”
前兒還有人來拐彎抹角打聽,說自家親戚如何如何,想走個捷徑遷過來。
老村長托人問了,卻發現那家人簡直除了碎嘴子一無是處,又愛占小便宜,如何肯應
況且一旦開了這個口子,你也有親戚,他也有親戚,都相互攀比起來,那還了得
鶴哥兒走到這一步,不容易,他小小的一個人,費心費力給鄉親們謀事,縱然大家伙兒幫不上什么忙,卻也不能拖后腿
秦放鶴又說起秦猛也要跟自己走的事,“周縣令同我說了,他的缺,盡可以從本村再選人補上,此事也交與您老去辦。不用最機靈,但務必心眼正直,為人厚道。”
有的時候,有的事,太機靈了反而不好。
縣衙底層每日接觸的多三教九流蠅營狗茍,又容易滋生腐敗,若送了那等有小聰明的去,天長地久,難免自以為是,做出許多不好的事來。
衙門里終究要有自己的人,哪怕平時幫不上忙,至少能保證不被欺負,大事小情能通個氣兒。老村長也知道厲害,當即應了,用心記下。
好啊,這樣好啊,有猛子他們的例子擺在前頭,村里的后生都知道有奔頭,也就不會胡來了。
光這些消息就夠好的了,誰知竟還沒完,老村長又聽秦放鶴說,已問過縣學的山長,選了縣城里一位秀才來村里教學。
光靠種地,頂了天也不過餓不死,想要實現質的飛躍,非讀書不可。
“我這一去,也不知什么時候回來,秦松尚未學成,不好一味叫他代勞,少不得正經請個先生來為村中孩子們開蒙,如此廣撒網,或許再有靈光也未可知。”
秦放鶴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奈何之前他只是秀才,身份與眾人平齊,著實開不了口。縱然開口,也大多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