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團前腳剛走,禮部尚書柳文韜后腳就接到入閣的旨意,當場老淚縱橫。
盼了這么多年,熬了這么多年,不枉費他在使團來訪期間精打細算,既保全了體面,又風光好看,總算成了。
這道旨意一出,滿朝躁動。
內閣滿員六人,如今柳文韜填補了最后一個缺,那盧實呢
巴巴兒從南邊調回來,就一個工部侍郎兼大學士就打發了
柳文韜去內閣報道第一天,包括董春在內,誰都沒有先開口,都齊刷刷去看上首的盧芳枝。
而盧芳枝就像什么事都沒發生過一樣,非常從容地對柳文韜表示了歡迎,然后迅速派了任務,半點為難的意思都沒有。
其實柳文韜知道,明面上盧芳枝不可能對自己發火,因為旨意是陛下下的。
但無論如何,兩家仇怨已結,根本沒有轉圜的余地。
以后自己的日子,怕會不好過。
那又怎樣
富貴險中求,官場上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若自己不上,上的就是盧實。待到那時,自己作為手下敗將,處境會比現在更好嗎
不可能的。
熬吧,誰不會似的。
他盧芳枝再怎么厲害,也七十多了,還能斗得過老天爺
四月中,秦放鶴及冠,一干在京城的親朋好友都去了,董春也親自到場。
他開始毫不掩飾地表示出對這個徒孫的看重。
一個晚輩的及冠禮,內閣成員們不好出面,也沒必要來,不過柳文韜還是特意囑咐了傅芝,讓他親自到場表示一下。
畢竟他能有入閣的好日子,還是董春推動的,況且明面上,傅芝和秦放鶴的關系竟然還挺不錯的。
多詭異啊
可放到官場上,竟一點也不違和。
傅芝來了,然后看著眼前這個正行及冠禮的小伙子,多少有些恍惚。
誰家的政敵在朝堂上攪風攪雨近一載了,可他娘的才剛成年
哦,我家的
不光傅芝,現場略上了年紀的同僚們差不多都是這個心情。
多年輕啊,多好的年華啊,等自己入土了,這小子能到壯年嗎
于是眾人向董春表示恭賀時,竟也很真心實意了。
“閣老好福氣啊”
“后繼有人,后繼有人啦”
照如今的勢頭,只要這小子別自己犯渾,端的前途無量。
只要他長起來,至少五十年內,可保董門無虞。
董春微笑著受了,瞧著臉上的褶子都舒展了。
莊隱念賀詞,汪扶風親自為秦放鶴加冠,禮畢,拉著他向眾人展示時,也是激動非常。
看看,老子家的崽子
如今阿芙有孕已八月有余,不敢勞動,趙夫人親自來看顧,姜夫人則作為秦放鶴的長輩,與汪扶風一起代
為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