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胡霖略有唏噓。
若非家里苦,當年養不起那么些孩子,誰又愿意割了命根子
天元帝聽罷,久久不語,良久,拍拍秦放鶴的肩膀,“你很好。”
許多官無論什么樣的出身,只要這身皮穿久了,在皇帝跟前待久了,往往便會忘了自己的根。
但這個小子沒有。
他甚至不怕自己生氣,每每見縫插針地提醒。
這很難得。
秦放鶴笑笑,“陛下容忍微臣屢屢放肆才是真的好。”
忠言逆耳,但務必要點到為止,不然就是討人厭。
所以接下來秦放鶴沒有繼續再說百姓的苦,而是穿插著講了一些趣事,比如夏天摸知了猴啦,秋天做干貨啦,他口才極佳,說起來繪聲繪色,氣氛慢慢回轉過來。
胡靖忍不住笑道“秦侍讀,世人都說你有下廚的怪癖,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聽得老夫倒有些饞了。”
天元帝看向董春,“這小子素日可曾孝敬你”
董春微微欠身,臉上就有種非常隱晦的驕傲,“各色小菜都是不缺的,每每老臣牙齒疼痛胃口不佳,還會親自登門燉些蛋羹之類的軟食,老臣吃了,很是受用。”
杜宇威就有點真實的羨慕,“閣老好福氣啊。”
活到這把年紀,誰還沒有幾個兒孫、徒弟徒孫女兒也就罷了,到底貼心些,可又有幾個兒郎記掛著長輩的幾口飯吃得順不順心
秦放鶴順口謙虛一回,“孝敬師長,本分而已,本分而已”
眼見天元帝斜著眼瞅,秦放鶴瞬間心領神會,歷屆進士都是天子門生,都說了孝敬師長,這位自然也算一位。
“難得陛下駕臨,蓬蓽生輝,若不嫌棄,微臣就毛遂自薦,略做兩樣家常菜,只怕鄉野村舍,委屈了陛下脾胃。”
現在他們所處的地方都快到城鄉結合部了,距離附近的小山村比京城都近,雖然不缺吃喝,但也斷然沒有山珍海味,也不知道這幾位大佬吃不吃得慣。
天元帝聽了,果然歡喜,只面上不顯,“嗯,入鄉隨俗,客隨主便嘛,蘊生啊,你們今日就隨朕蹭一頓”
董春等人見他極有興致
,自然不會潑冷水,胡靖還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你方才說菜干子比鮮菜還可口,今日可做得”
秦放鶴“做得。”
您老正經挺不見外的,還點上菜了
嘀咕歸嘀咕,能親手為天元帝做飯的殊榮,等閑人也是不敢想的,因為這不僅代表了寵愛,更多的還是一份信任,證明皇帝覺得你不會做對他龍體不利的事。
秦放鶴也不是第一回來這邊,對廚房常備的食材一清二楚,先吩咐跟來的秦山去廚房預備著,自己則繼續做向導。
其實早就誤了飯點,但皇帝和朝臣這種職業本質就是全天十二個時辰待命,正點吃三餐的機會很少,大家都餓習慣了,也就不覺得有什么。
“眼前甲字開始的幾塊地和那兩座暖房,都是今年番邦來的新品種,品種么,有的已知,有的未知,”秦放鶴指著那些木牌道,“有的育苗成功了,有的失敗了”
現代人最熟悉的高產作物可能就是紅薯、土豆、玉米等,但實際找起來很不容易。因為這幾樣的原產地都是美洲,而如今大祿船隊多與歐洲往來,美洲還封閉著呢
照如今大祿科技樹點亮的速度,發現新大陸還用得著什么哥倫布呀
但船隊依然按照秦放鶴的吩咐,搜羅了許多稀奇古怪的種子和根莖,其中就有極其類似土豆的東西。
一來,現代人熟悉的作物是無數次育種優選之后的結果,而因千百年間氣候和地質變化,許多原本的作物品種都滅絕了,或許這些培育之后比后世的更好,也未可知。
二來,歷史上許多作物其實早就出現了,但是人類一直以為他們有毒不能吃,直到許多年后才搬上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