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陛下會單獨設立一個農研衙門,直屬中央,對陛下本人負責,你我共同分擔別的都不要緊,當務之急是增產。”
周幼青點頭,“明白了。”
這個糧食增產是關鍵,至于好吃不好吃,口味如何,這些眼下都不重要。
對于窮苦的底層百姓而言,真到了挨餓的時候,摻了沙子和麩糠的陳糧都是好東西,又有誰會在乎口味呢
秦放鶴最滿意的就是他的務實,確定了宗旨和奮斗目標之后,又詳細說起緣故。
隨著與各國對外貿易的增長,商業利潤會無法克制地呈現井噴式激增,這必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去經商,而非繼續務農。
而在這個科技和作物產量都相當落后的時代,毫不客氣的說,糧食總產量就是靠人力和畜力硬生生笨辦法堆起來的。
所以這種產業轉變一旦控制不好,必將給王朝帶來致命的打擊。
簡而言之,如果種地的太少,所有人都吃不飽飯,什么都是扯淡。
這方面的影響和變化,單靠朝廷政策是無法遏制的,若因此立法強行壓制,只會進一步激化矛盾。
堵不如疏,那么如何在維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上,保證全國人民溫飽,無疑迫在眉睫的嚴峻考驗。
事關重大,所以這項任務秦放鶴決定全程領頭,沒有交給任何人。
周幼青務實,能吃苦、肯干,但是不具備抵御風險的能力,所以名義上打副手。
“這個好,就是這樣才好,”周幼青非常認同他的安排,“我在這里人生地不熟,也沒有什么門路,又不會那般上下交際長袖善舞,如何一心二用”
“你只管放手大膽去做,出了什么事有我頂著,”秦放鶴道,“若是缺錢缺物缺人也只管同我說,陛下明面上或許沒有怎么表態,但實際還是很支持的,這個你不必擔心。”
“子歸呀,有你這幾句話我就放心了”
若問周幼青這輩子最怕什么,莫過于揣度上峰心思以及各處人情往來。
若非如此,也不至
于前半生那般潦倒。
來了知根知底的自己人,秦放鶴也歡喜,又仔細說起雜交嫁接。
如何除草,如何施肥,如何通過輪換不同的作物來增加土壤肥力都是最要緊的。
“其實在這些方面,我遠不如您,唯獨一個敢想,”秦放鶴笑,我就想著有些野草或藤蔓,還有那什么番瓜的那般能結果,可咱們本地的許多作物卻結的少,若如生騾子那樣將它們配起來,又會如何呢會不會結出又高產又能吃的作物來”
目前他的最大優勢就是思維超前,而且所學非常龐雜,基本上什么都懂點,個別精深。
這就夠了。
秦放鶴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用人。
他只負責引出大方向,然后挑選合適的人才,由專人專業深入摸索,自己掌握大方向。
上位者最重要的是如何用人,而不是事事親力親為,不然就算有三頭六臂也能累死了。
現在沒有那么多先進的設備可以提前模擬生長過程,唯一的辦法就是每年多種,然后同時做無數組實驗進行對照。
次年挑出最好的,然后重復這樣的過程。
所以他們需要人手,需要時間,也需要資金支持,這也是秦放鶴選擇第一時間上報朝廷的最大原因。
周幼青頻頻點頭,“你很有想法嘛果然是咱們莊戶人家出來的孩子,不知你們聽沒聽過一句話,莊稼不會騙人。”
確實,有些嫁接出來的蔬果口味不佳,但是產量高啊,這還不滿足嗎
秦放鶴跟高程就都笑了。
是啊,不管前頭說的多么天花亂墜,那都不管用,只有到了結果那一刻,莊稼才會用沉甸甸的果實告訴你,你這一年的辛苦沒有白費。
“若是順利,”周幼青頓了頓,謹慎道,“年內便可初見成效。”
常見的莊稼大多一年一結,但是也有許多品種需要提前栽培,頂了天五年,夠它們厚積薄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