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帝登基后的這七年,大夏國富兵強,兩軍交戰才三個月,來勢洶洶的胡人鐵騎便接連敗北,銳氣大挫。
曹勛作為主帥,自然頗受百姓贊揚。
也不光光他,凡是打了勝仗的將軍,只要捷報傳到京城,百姓都會夸贊一番。
這都是戰事期間很尋常的事,然而就在中秋前兩日,京城的大街小巷突然出現一股流言,說什么整個邊軍都唯國舅爺曹勛馬首是瞻,根本不知道當朝皇帝姓甚名誰,大夏這二十多年的太平盛世也全都依賴曹家,沒了曹家,中原早就被胡人鐵騎踏破了。
曹勛在大夏確實頗有聲望,百姓們沒有想太多,聽到盛贊國舅爺的話,可能還會附和一二,深以為然,于是類似的贊譽便越傳越廣。
聽到風聲的云珠,只覺得遍體生寒。
夸曹勛是正常的,一邊夸曹勛一邊貶損宮里的皇帝,分明是別有居心。
天子腳下,她都得到消息了,熙寧帝知道的只會比她更早。
如果曹勛身在京城,他可以去找熙寧帝澄清,如果李家父子在京,也可以去熙寧帝面前幫忙解釋一二,可是李耀、李顯兄弟都在邊關抗敵,李雍也在上個月被熙寧帝派往洞庭湖一帶賑災去了,短時間不可能回來。
顧老因為身體原因已經致仕,顧清河現任山東布政使,位高權重,奈何同樣是離得太遠。
就連曹紹這個隨時都能見到熙寧帝的小國舅都跑去外面做官了,已經多年沒有回京。
這些都是自家親戚,本身也頗得熙寧帝器重,由他們開口才最合適,倘若云珠或母親孟氏去求其他高官在熙寧帝面前為曹勛做擔保,反倒有收買賄賂之嫌。
孟氏打著看外孫的名義來了一次定國公府,她以為女兒會焦頭爛額,沒想到云珠神色泰然,似乎并未將外面的流言蜚語放在心上。
孟氏奇道“你就不擔心”
云珠笑道“剛開始是挺著急的,后來發現著急也沒有用,皇上要是信他,外面流言蜚語鬧得再大皇上都不會放在心上,皇上要是不信,別說托人幫忙了,就算他現在從邊關趕回來親口去解釋,大概也無濟于事。”
孟氏拍拍女兒的手,嘆道“武將難當,沒出息打敗仗要被人恥笑,太有出息吧,又容易招人嫉恨忌憚,曹家算是新貴,今年才遇到這種事,像咱們府上,類似的謠言就沒斷過。”
云珠“是啊,所以我才不慌,走一步算一步吧。”
到了八月十五,宮里舉辦中秋家宴,云珠與兩個孩子都得到了邀請。
熙寧帝十八歲大婚親政,如今他二十二歲,女色上并不是十分看重,后宮僅有一后四妃,并無其他妃嬪。
饒是如此,熙寧帝的子女也頗為不少,光皇后就生了太子、三皇子,另有其他四妃所出的二皇子、四皇子以及大公主、二公主。其中太子最大,今年已滿三周歲,二公主最小,才剛剛滿月。
總而言之,如今宮里可比以前熱鬧多了。
后妃都選自民間,娘家分散在各地,無法來京城赴宴,只有熙寧帝的母族定國公府受邀。
后妃五人守在曹太后身邊,曹太后就是想跟云珠聊聊宮外的謠言也沒有機會。
想看笑佳人寫的嫁國舅第102章后記7嗎請記住域名
快要開席了,熙寧帝才姍姍來遲。
經過小昏君一事,云珠再進宮的時候都會刻意只化淡妝,還是那種不太出挑的妝容。